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秋姑娘的信教案

2025/10/10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秋姑娘的信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

3.让学生在读中认识秋天的特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体会到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愉悦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会记、会写5个生字。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放课文配乐录音,指名说秋姑娘给谁写了信)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打开书P89)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课件动画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书)

师:找到了吗?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1)是这封吧!(同时出示课件动画)

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学生发言设想:A、小心掉队了;B、小心撞上了飞机;C、小心被猎人打中)对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青蛙的那封信)

(2)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学生发言设想: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教师带青蛙头饰)师:现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秋姑娘呢?先准备准备吧。(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师:**同学,你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松鼠的信)

(3)你为什么喜欢这封信呢?(学生发言设想:松鼠很可爱)是啊,松鼠很可爱,可是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了准备。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都喜欢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桌比赛读)你觉得同桌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那你们愿意演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师:还有一封信谁喜欢呢?(学生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4)是这封吧(出示课件动画)?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发言设想: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别人!我们把4封信连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2—5自然段)

4.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学生发言设想:A、一封写给小猴,别太淘气了;B、一封写给可爱的熊猫,要保护好身体,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小朋友们,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

5.你们说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自己试试(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读了。(放音乐,指名师生配合读——师生齐读)

三、写字

1.这儿有几个生字(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生字),谁能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2.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结构)怎么记住呢?想想看,把你的好办法说给同桌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3.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记住了他们,怎样在田字格里把字写漂亮呢?我们先来看看“好”字,左边女字旁的第1笔是新笔画——撇点,注意是一笔写成。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看!女字作偏旁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发言设想:那一横不出头)接下来怎么写呢?看着笔顺图书空一下就知道了(学生看着笔顺图自由书空)。看懂了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写写看(师生一起书空)对,一共6笔写成。每一笔在田字格怎么摆呢?看我写。撇点从左上格起笔,靠近竖中线收笔,撇的起笔比第一笔矮,收笔往左边来一点,第三笔横从横中线起笔,往上斜一点,不超过撇。右边是个“子”字,横撇写在右上格,弯钩写下来,最后一横呀,从田字格的中心点起笔,压横中线写。合起来的时候,注意左边窄,右边宽。会写了吗?打开书92页,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好”字。写字的时候,注意姿势。

4.后边还有3个字,怎么写呢?先观察书上的笔顺图,再找准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在书上描一个,描的时候想想怎样写才好看。先写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法小声说给

同桌听。

师:这3个字,怎样写才好看呢?(指名说)

(5)你真细心,知道“朋”字的两边的月就像朋友一样靠拢写;月字的第2短横要压横中线。

(6)眼力不错,“禾”字作偏旁时,很懂得谦让,长长的一捺要变成点。“火”的笔顺要注意。“寸”的一点写在中心点上,“木”字作偏旁时,捺也要变成点。

同学们很会观察,相信一定能把字写好。打开习字册20页,把这4个字描1个,写1个(课件出示“好、朋、秋、村”四个字,并且把“好”字的撇点、“朋”字的两个第2短横、“秋”字的禾字旁的一点、“村”字的木字旁的一点加成红色),一定要注意红色的笔画。写字时,注意:足——安、身——正、肩——平、臂——开(师生配合说)。

6.评议写字的情况。

四、小结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评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教材尊重母语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标准》的基本精神。王蓓老师执教的《秋姑娘的信》一课,就是立足于这三个维度,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进行了很好的课堂教学的尝试。

1.切实过好认读关,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得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会认、会记、记得牢,会写并写得漂亮。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时里,老师就舍得给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今天上的第二课时,开课时老师用开火车的方式复习生字的读音,还把“片片枫叶”“好朋友们”“着凉生长病”“充足的`食品”“裹上冬衣”等词组挑出来让学生重点读一读。这些都是老师让学生切实过好认读关的具体操作。

在记生字、写生字的过程当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组织下,用自己的好办法记住字形,又通过看笔顺图,动手在田字格里描一描,从中悟出怎样写才好看,并在课堂上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写字(今天课堂上安排了12分钟的时间写字),较好地落实了识字、写字的内容。

2.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真正做到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形式的读和说的活动成了课堂的主导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时,注意抓住事物表象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让学生建立起词语、句子与事物表象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自愿走进课文的情境(如教师问学生秋姑娘在信中会要大雁小心什么,还有师生戴头饰表演等等),读出了形,读出了神,读出了情。这样的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读书活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如读完四封信后,老师问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学生马上想到了给“熊猫”“小白兔”“种子”“小老虎”等等对象写信)。

这样的读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并初步运用了语言(如学生运用书上四封信的语言形式说出秋姑娘给其他对象写信的内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标准》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识字、写字的第一条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努力培养学生读书、识字、写字的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课堂上,王蓓老师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怎么记住这些字呢?想一想,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同位听”……这些语言以及老师自始至终的那种亲和态度,都体现了老师对激发学生兴趣的高度重视。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溢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小朋友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规范提倡的新理念和本年级教材、同学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

《规范》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同学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采用变序教学法,让同学在猜、想、读的过程体验中,发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验胜利带来的喜悦。

根据新课程规范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同学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同学自读课文,看看自身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同学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同学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积累。在每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冬眠”、“充分”等,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话,提供句式规范同学的语言,目的是使同学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2、在背诵中积累。学完四封信后,让同学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的句式,让同学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主动积累语言。3、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学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的句式说一说。设计这一练习,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出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同学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同学学完两封信后,让同学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剩下的两封信,让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同学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尝试学会学习,体验胜利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同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同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发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同学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小朋友图(提示同学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同学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同学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分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同学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同学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同学正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同学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同学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竞赛读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身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分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分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竞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小朋友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竞赛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扮演。

【“熟读成诵”是促进同学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只可以积累语言资料,增加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五、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奖励“枫叶”。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同学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同学主动识字的兴趣。】

3、指导“读帖”。

4、示范指点,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和板书: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小朋友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溢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小朋友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规范提倡的新理念和本年级教材、同学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

《规范》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同学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采用变序教学法,让同学在猜、想、读的过程体验中,发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验胜利带来的喜悦。

根据新课程规范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同学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同学自读课文,看看自身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同学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同学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积累。在每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冬眠”、“充分”等,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话,提供句式规范同学的语言,目的是使同学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2、在背诵中积累。学完四封信后,让同学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的句式,让同学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主动积累语言。3、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学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的句式说一说。设计这一练习,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出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同学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同学学完两封信后,让同学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剩下的两封信,让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同学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尝试学会学习,体验胜利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同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同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发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同学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小朋友图(提示同学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同学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同学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分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同学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同学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同学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同学正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同学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同学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竞赛读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身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分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分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竞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小朋友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竞赛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身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扮演。

【“熟读成诵”是促进同学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只可以积累语言资料,增加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五、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奖励“枫叶”。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同学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同学主动识字的兴趣。】

3、指导“读帖”。

4、示范指点,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和板书: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小朋友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4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秋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

闭上眼睛(出示光秃秃的树干图)

师手指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

对啊,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枫叶都被秋姑娘用来写信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学生看,田字格)

(边板书边说秋字可以这么记:左边禾,右边火,就是秋姑娘的秋。

姑娘是指我们美丽的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字旁。

人传口信的信,所以信字是单人旁,字里还有一个口字)

二、读课题,学习课文

1、课题

谁能来读读这个课题?

指名读,师正音(如读得不理想则师范读):姑娘的“娘”为轻声,单独读这个字为第二声,信为前鼻音

2、初读课文

师述: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师:秋姑娘的信到底写了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其实课文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播放动画课文,学生听

(2)第一次自读课文

秋姑娘的信美不美啊?想不想读一读?

①轻轻地打开语文书自读课文,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用笔划出秋姑娘给哪几位好朋友写信了。

②交流:这四位好朋友分别是谁啊?相机出示大雁青蛙松鼠乡下孩子的图片

3、精读课文

秋姑娘在信上跟好朋友说了什么呢?答案就藏在书里。只要认真读就能发现哦。

(1)第二次自读课文

(2)交流

秋姑娘在信中给她的好朋友写了什么?

·大雁

①学生读到这一段课文时,相机出示“小心”词卡,指导学生认读,心字为前鼻音,再次指名读,男女赛读

②秋姑娘会对大雁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师范说:大雁你在南飞的路上要小心啊;大雁你在路上要多休息,不要太累啊;大雁你们要慢慢飞,不要迷路啊。)

③我们一起来读读写给大雁的信。

·青蛙

①师:写给青蛙的信上说了什么呢?

②幻灯突出冬眠两个字。

冬眠的冬字为后鼻音,眠字为前鼻音,冬眠是什么意思啊

③青蛙在冬天时要冬眠,睡一个冬天,这么长时间,如果不盖好被子会生病的(出示“生病”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病”是后鼻音)

④你看秋姑娘多关心小青蛙啊。谁再来读一读。

男生来读一读写给青蛙的信。

⑤秋姑娘会对小青蛙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指名说一说

·松鼠

①秋天过去就是寒冷的冬天了,所以秋姑娘要提醒贪玩的松鼠们,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呢。(有学生问就告诉孩子松鼠的过冬方式虽然也是钻进洞里,可它们不冬眠,它们需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在洞里度过一个冬天。)

②谁再来读读写给小松鼠的信?

女生来读一读写给松鼠的信。

秋姑娘会对小松鼠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指名说一说

·山村孩子

①学生读出课文这一段。是呀,秋姑娘很担心小树会冻着,所以她给山村孩子写信,出示“山村”词卡,读准村的平舌音。

秋姑娘让山村孩子干什么啊?(帮小树裹上冬衣。)出示“裹上”词卡,指导学生认读,结合图片理解字义

②多好的秋姑娘啊,谁来读读写给山村孩子们的信?

齐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③秋姑娘会对山村孩子说什么呢?幻灯片出示

秋姑娘说:“。”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想做秋姑娘吗?一起把写给好朋友的4封信读读吧。(齐读2——5自然段)

三、复习字音,学习写字

1、刚才,秋姑娘的好朋友们告诉老师,秋姑娘的信中还有几个字他们不认识,我们一起教教他们吧。

出示词语:秋姑娘信小心生病山村裹上

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雁也想写封信给秋姑娘,可他有几个字不会写了,小朋友们能帮帮它吗?

出示田字格中好心两个字

(1)学习“好”

指名读“好”字

在写这个字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笔画:撇点,生书空写写这个笔画

仔细观察这个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子,就是“好”)

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么写好这个字。

师范写,生书空,写好字

学生在习字册中描红,临写。

(2)同样方法学习“心”

新笔画:卧钩,就像躺着的钩,所以叫“卧钩”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5

一、复习检查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复习笔画卧钩。

二、精读训练

1、听课文朗读录音。说说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

2、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好朋友点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友”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读第三声。

3、秋姑娘给好朋友们写的什么?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4、她给大雁写的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明白信里说的话吗?

(2)启发: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大人们吩咐什么?

(3)小结。

(4)指导朗读。试读,体会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和爱护。点名读。

5、秋姑娘给其他好朋友写的什么?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了解什么叫“冬眠”。联系生活,激发情感,练习朗读。自由试读,男女生赛读。

(2)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对图上的小松鼠说话。点名读,男生读,注意语速应稍快。

(3)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看图,这两个小孩在干什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指名读,女生读。

6、引读第六、七自然段。

(1)同桌一问一答,师生问答。

(2)小结。

三、指导背诵课文

1、依次看图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3、师生看图听配乐试背全文。

四、指导写字出示:好朋

友点名读,教学笔画撇点。

1、根据笔顺提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五、布置作业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秋姑娘的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出了秋姑娘对自然生灵的关爱之情。这篇课文融知识和情感为一体,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目标列在首位,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诗意的教学语言、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满怀情感地进行诵读、体验、创造性想像,与学生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教学诗意境界。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滋养孩子们关爱世间万事万物的善良心灵。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可爱的词娃娃,它们今天又来看我们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快了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出示词语:

秋姑娘小心山村

好朋友生病裹上

写信摘下全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强调:“摘下” “裹上”,要读出轻声。

学生齐读。

2、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干什么呀?(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内容)

3、出示词语:好朋友

读词,说说谁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XXXX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们。

4、谈话:小朋友,当秋天来到的时候,冬天离我们就不远了,秋姑娘在临走之前,非常担心她的好朋友们能不能平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她想让小朋友替她送信呢!你们愿意吗?

二、朗读感悟(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

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后,说一说,你想替秋姑娘把信送给谁?

过渡:只有把要送的那封信读好了,秋姑娘才会让你替她送信。

2、自由选择读自己喜欢的那封信。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相机出示:

(1)大雁。课件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讲解:“南去”(因为大雁是候鸟,冬天要到南方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指名读“南去的大雁”。师评价:老师见到了他眼中的大雁飞得真高啊!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封信,把秋姑娘的信说给大雁听听?个别读。

讲解:“多加小心”。

秋姑娘会让大雁小心什么呢?

(长途跋涉,飞行时要注意安全,不掉队,不被猎人射中等等。)

师:“路这样远,天气又变化无常,秋姑娘让大雁一定要多加小心!”球姑娘对大雁多关心啊!她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亲切,谁来学着秋姑娘对大雁说一说!

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对大雁说一说。(齐读)

师:我相信,有了秋姑娘的提醒,大雁一定会平安到达南方的。

[设计意图:想像秋姑娘在信中说些什么,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

(2)青蛙。课件出示: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讲解:“冬眠”。学一学青蛙要冬眠的样子。

师:青蛙就这个样子要睡上整整一个寒冷的冬天,如果妈妈见了你这个样子会说些什么呢?

讲解:“盖好被子”

师:秋姑娘可真担心,赶快来替秋姑娘来提醒它们呀!

指名读,齐读。

(3)松鼠。课件出示: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

讲解:“贪玩”“快”。

师:现在老师就是一只贪玩的小松鼠,你能替秋姑娘把信里的话告诉我吗?

个别读。

引述:冬天还早呢,再玩一会吧!

口语训练:如果你是秋姑娘,你会怎么说?“再不快一点儿┅┅”

师:是啊!松鼠很可爱但是也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准备了。幸亏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对朋友可真了解。快替秋姑娘提醒小松鼠吧!

指名读,齐读。

师:自从小松鼠收到秋姑娘的信后,小松树变得懂事了,看,现在它在松树上干什么?(课件出示)是啊,它准备了许多食物,吃也吃不完,就叫“充足”的食品,小松鼠得好好感谢秋姑娘呢!

[设计意图:“充足”一词比较抽象,老师将这一词语具体化,难懂的词语变得浅显易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4)山村孩子。课件出示: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谁来把信送给山村孩子?

个别读。

讲解“裹”,学生表演。为什么要提醒小树穿冬衣?给小树穿上什么样的冬衣?(“冬衣”就是柴草)

师:你看,秋姑娘多细心啊!赶快替秋姑娘把信送给山村孩子吧!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更加体会秋姑娘对小树的疼爱。]

过渡:数一数一共写了秋姑娘的几封信? (四封)

(5)你最想替秋姑娘给谁送信?只要你读好了,秋姑娘也一定会让你给她送信的。

指名读自己想送的信。师生共同评价。

师: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那么关心、体贴自己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四封信吧!

三、学习第三段(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1、秋姑娘只写了四封信吗?

2、秋姑娘还写了许多信,哪句话告诉我们的?

3、大声读最后一段,读好语气词“咦”“哈”。

4、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段,一问一答。

要求:“咦”读出奇怪的语气;“哈”读出舒畅的语气。

5、同桌一问一答,各练习一次。

6、老师问,学生答。

要求:读出对秋姑娘的赞美之情。

过渡: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说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话,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拓展想象

1、想象训练,好朋友随机组合讨论写信对象及信件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

3、我们带着一颗像秋姑娘那样善良的心回去给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写上一封信,送去你对他们的关心,好吗?

4、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体贴,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我们以后对待朋友也要关心、体贴,能做到吗?

让我们拿起书本,齐读课文,再次感受来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爱护之情。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信,我们都替秋姑娘送走了,秋姑娘给你们带来了两个生字宝宝。

1、出示生字卡片:好、友,读准字音。

2、找朋友,分析字形。

好:女和子结成好朋友就是好。提不要超过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影。

六、课外延伸。

秋姑娘写完了信,冬姑娘就来了。小朋友,你们想想冬姑娘会用什么写信?会给谁写?又会写些什么呢?

聪明的朋友,发挥你们的想象,可以把你想到的与你的同学交流,也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

小朋友们,我们和秋姑娘到别吧!——秋姑娘,再见!

[附板书]秋姑娘的信

南去的大雁多加小心

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

贪玩的松鼠准备充足的食物

山村孩子给小树裹上冬衣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7

一、复习检查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复习笔画卧钩。

二、精读训练

1、听课文朗读录音。说说秋姑娘的好朋友都有谁?

2、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好朋友点名读,注意读准字音。“友”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读第三声。

3、秋姑娘给好朋友们写的什么?自由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4、她给大雁写的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明白信里说的话吗?

(2)启发:你们出过远门吗?临走大人们吩咐什么?

(3)小结。

(4)指导朗读。试读,体会秋姑娘对大雁的关心和爱护。点名读。

5、秋姑娘给其他好朋友写的什么?

(1)点名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了解什么叫“冬眠”。联系生活,激发情感,练习朗读。自由试读,男女生赛读。

(2)指导读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对图上的`小松鼠说话。点名读,男生读,注意语速应稍快。

(3)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看图,这两个小孩在干什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吗?指名读,女生读。

6、引读第六、七自然段。

(1)同桌一问一答,师生问答。

(2)小结。

三、指导背诵课文

1、依次看图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3、师生看图听配乐试背全文。

四、指导写字出示:好朋

友点名读,教学笔画撇点。

1、根据笔顺提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五、布置作业

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秋姑娘的信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秋姑娘的信》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秋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

《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我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采用变序教学法,让学生在猜、想、读的过程体验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自己最爱读哪封信。在分段学习时,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句子,并通过读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同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分三步进行:1、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积累。在每个自然段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冬眠”、“充足”等,通过看图理解,想象说话,提供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目的是使学生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2、在背诵中积累。学完四封信后,让学生看着图,用上“一封写给()。”的句式,让学生把课文与插图结和起来,练习背诵,从背一句到背几句,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积累语言。3、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学完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的句式说一说。设计这一练习,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完两封信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学习剩下的两封信,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互相启发读懂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尝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评价方式上,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目的是激励和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学生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图(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足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可以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能力。】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些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学生正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学生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足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孩子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比赛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3、加上动作,进行配乐表演。

【“熟读成诵”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并使之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见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五、拓展说话,内化语言

1、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小组练说——指名说,奖励“枫叶”。

3、是呀,秋姑娘给那么多的好朋友写信,难怪树上的枫叶都不见了。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齐读全文,升华情感

这篇课文多有趣呀!让我们捧起书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

七、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指导“读帖”。

4、示范指点,生按笔顺描红,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附板书:

秋姑娘的信

(图)大雁

南去

(图)松鼠

要冬眠

(图)青蛙

准备食品

(图)山村孩子

给小树裹“冬衣”

一封写给(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