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2025/10/10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3.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回顾导入

1.师生一起回顾那迷人的风景。

2.检查新词:郁郁葱葱、湛蓝深远。

3.问题导入: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深入理解,体会内涵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从课文中找出来,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

2.集体交流:请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都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体会“拎”:你想怎么读?(师评读。)

③把体会读出来。

(2)村民们这样的行为使得小村庄出现了什么变化?看图,体会读。

(3)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变化?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①都来读一读,你知道什么了?

②从这些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

③可是,这样做小村庄又出现怎样的变化?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体会反义词的用法。

②交流资料。

③展开想象。

④带着这体会完整读第三自然段。

(4)但是,作者却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再次提到了那锋利的.斧头。

就让我们看看靠着斧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什么,能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吗?

(5)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变化了?解决书中“黄泡泡”的问题。

(6)什么都没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呢?体会着读一读。

(三)表达感受,总结升华

1.表达感受:

我对这小村庄的人们说……

我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

我想对我们全人类说……

2.重温单元导读。

(四)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消失

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2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学习重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有个想法,准备带你们走出教室,去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小村庄看一看,请同学们大点声告诉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好!老师现在就先让你们对这个小村庄的远古时代,进行一些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村庄,看后,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待会儿告诉老师。(出示课件)

2、让学生充分讲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过渡语:是啊!这个小村庄的环境确实很美!相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里,那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那里的环境现在还跟原来一样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随机板书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把昨天你预习时勾画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做到尽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2、再请同学们你把刚才读会的生字、词语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还有读不来的,问一问你的同桌。

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读得挺认真的,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情况怎么样?

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

2、把词语中生字的拼音去掉,看看你还能不能读准它。

3、现在咱们再来玩个抢读生字的游戏。如果你能读准所有生字的读音,那你就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人!(教师指哪一个,你就读哪一个。)

过渡谈话:刚才同学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接着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按下面的自学提示进行:(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以下要求。

1、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画一画你不理解的.句子或问题,待会儿,老师请同学帮你解决。

3、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咱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课文的哪个地方,告诉你的?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⒉再指名进行交流。

3、当学生说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时,相机让学生读熟第四自然段,并理解“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4、为什么会这样?你能找到原因?

(随机找到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落,采用各种方式把课文读熟,当读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时,出示斧头,在立体挂图上进行演示,帮助理解:山坡上出现了裸漏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上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漏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等一系列内容)

过渡:就这样,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停地砍树,想砍就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渗透情感,拓展思维。

是啊!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是让这些斧头给毁掉了一切。读了这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后,同学们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

让学生充分地说。

朗读全文,整体回顾。

最后,请同学们看着课文,认真地听录音朗读,记下故事的内容,回家后,讲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让他们也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个性作业,深化主题

设计保护环境的标示语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学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有个想法,准备带你们走出教室,去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小村庄看一看,请同学们大点声告诉老师,你们高兴吗?好!老师现在就先让你们对这个小村庄的远古时代,进行一些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村庄,看后,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待会儿告诉老师。(出示课件)

让学生充分讲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是啊!这个小村庄的环境确实很美!相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里,那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那里的环境现在还跟原来一样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把昨天你预习时勾画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做到尽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再请小朋友们你把刚才读会的生字、词语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如果还有读不来的,问一问你的同桌。 小结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挺认真的,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情况怎么样?

检查自学情况:分别出示小课件: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

2、把词语中生字的拼音去掉,看看你还能不能读准它。

3、现在咱们再来玩个抢读生字的游戏。如果你能读准所有生字的读音,那你就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人!(师指哪一个,你就读哪一个。)

过渡谈话:刚才小朋友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接着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按下面的自学提示进行:(出示课件),让学生明白以下要求。 1、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标一标,你不理解的句子或问题,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帮你解决。

3、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咱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课文的哪个地方,告诉你的?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⒉再指名进行交流。

3、当学生说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时,相机让学生读熟第四自然段,并理解“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4、为什么会这样?你能找到原因?

过渡:就这样,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停地砍树,想砍就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渗透情感,拓展思维。 是啊!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是让这些斧头给毁掉了一切。读了这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后,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

五、朗读全文,整体回顾。

最后,请小朋友们看着课文,认真地听录音朗读,记下故事的内容,回家后,讲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让他们也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好,就让下面的儿歌,激励小朋友们当好环保小卫士。

植树歌 小树苗,栽地上 ,大地变得很漂亮,保水土,挡风沙,空气新鲜人健康。

六、总结。

七、作业。

第二课时

一、感受小村庄的美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初读了第7课,知道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点击“美丽的小村庄图”) 谁愿意来描绘这一美景?课件: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填空:

a、指名读。

b、学生齐读

c、看填在空里的这些词语,(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清新甜润)作者将这么多描写美景的词语都用来描写这个小村庄,可见小村庄的美丽。

过渡:在这如诗如画,令人向往的小村庄里,却发生了令人沉痛的故事。今天咱们再次走进小村庄的故事中,去学习,去体会。 二、感受小村庄的毁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村庄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来告诉大家?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一部分内容。

3、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

4、学生汇报。(雨大、山洪暴发)

5、哪个句子写出雨下得特别厉害?

6、出示句子(课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件:)

a、咱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b、出示课件:下雨画面。(配乐)来,看着画面,伴着插曲,

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吧!

c、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d、还有谁想读?你为什么这样读?你听出来了吗?从哪听出来的,你准备怎样读?

7、是啊,雨没完没了地下着,一场悲剧发生了,洪水卷走了小村庄。课件出示句子: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a、学生自由读这句话。

b、汇报读。

①你读出了什么?怎样读出来的?(如重读“咆哮”,体现洪水急、猛)

②你听出了什么?

8、质疑:

无情的洪水铺天盖地,来势汹汹,毫不留情地吞没了曾经美丽、可爱的小村庄,这多么令人心痛啊!此时此刻同学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 9、是啊,小村庄为什么会被洪水卷走了?这场悲剧真正的制造者是谁呢?请大家自读二、三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

三、探究“小村庄毁灭的原因”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教师适时引导。

3、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a、“谁家……砍下来”

b、“一年年……裸露的土地……”

c、省略号还表示哪些环境变化?

4、从大家的理解和汇报中,我们不难道出小村庄消失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乱砍滥伐。人们毁掉树林,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严重流失。(课件:荒坡图)从此,清澈的小河干涸了,蔚蓝的.天空变得浑浊,肥沃的土地日渐贫瘠。突然,(课件:洪水画面)。下大雨了,洪水暴发了……什么都没有了!

5、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灾难,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与深深的思考中。

(课件出示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a、谁想读,你读出了什么?

b、还有谁愿意读,你明白了什么?

6、斧头创造了这一切,又毁灭了这一切,包括他自身。如今只剩下满目的荒凉。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孩子们,面对着曾经美丽可爱,而今却变成一堆废墟的小村庄;面对着曾经在此欢歌笑语,辛勤劳作,享受农家乐,如今却命丧黄泉的乡亲们,你想说些什么?

2、教师以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3、是啊,正是由于人们的无知与贪婪,肆意破坏大自然,最终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小村庄的故事是令人沉痛的。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人睁着眼睛做瞎事,他们还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4、学生展示资料。

5、课件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配以激情解说。

6、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身边的人们说些什么呢,昨天老师留了一个作业,学生设计一句“环境宣传小标语”。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7、展示小标语。

五、小结:

你们的标语包含心愿!相信在你们热情的召唤下,人们一定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天空以蔚蓝,还森林以碧绿,还大海以清澈……

(播放环保歌曲)

六、布置作业: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说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有个想法,准备带你们走出教室,去一个坐落在山谷中的小村庄看一看,请同学们大点声告诉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好!老师现在就先让你们对这个小村庄的远古时代,进行一些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村庄,看后,小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待会儿告诉老师。(出示图画)

2、让学生充分讲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过渡语:是啊!这个小村庄的环境确实很美!相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里,那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那里的环境现在还跟原来一样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随机板书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读时,把昨天你预习时勾画出来的生字多读几遍。做到尽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⒉再请小朋友们你把刚才读会的生字、词语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如果还有读不来的,问一问你的同桌。

小结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挺认真的,老师也想听听你们读的情况怎么样?

检查自学情况:分别出示小黑板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

2、把词语中生字的拼音去掉,看看你还能不能读准它。

3、现在咱们再来玩个抢读生字的游戏。如果你能读准所有生字的读音,那你就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人!(教师指哪一个,你就读哪一个。)

过渡谈话:刚才小朋友们把生字的字音读准了,接着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按下面的自学提示进行:(出示小黑板),让学生明白以下要求。

1、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标一标,你不理解的句子或问题,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帮你解决。

3、思考: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渡:咱们现在来交流一下:这个小村庄过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还在吗?为什么会这样?课文的哪个地方,告诉你的?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⒉再指名进行交流。

3、当学生说出小村庄被洪水冲走时,相机让学生读熟第四自然段,并理解“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

4、为什么会这样?你能找到原因?

(随机找到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落,采用各种方式把课文读熟,当读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时,出示斧头,在立体挂图上进行演示,帮助理解:山坡上出现了裸漏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上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漏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等一系列内容)

过渡:就这样,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停地砍树,想砍就砍,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渗透情感,拓展思维。

是啊!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是让这些斧头给毁掉了一切。读了这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后,小朋友有什么话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吗?

让学生充分地说。

朗读全文,整体回顾。

最后,请小朋友们看着课文,认真地听录音朗读,记下故事的内容,回家后,讲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让他们也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好:就让下面的儿歌,激励小朋友们当好环保小卫士。

植树歌

小树苗,栽地上,

大地变得很漂亮,

保水土,挡风沙,

空气新鲜人健康。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5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复习下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每个词语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填一填

出示:(郁郁葱葱)的森林 ( 清澈见底 )的河水

( 湛蓝深远 )的天空 ( 清新甜润 )的空气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新授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想:这个小村庄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指着课题说)

(一)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那里的河水清澈见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小村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

2、 读了这一段,你们眼前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有青山、绿树和清清的小河。

生:我看到了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村后的山坡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这里鸟语花香、小草嫩绿,空气格外清新。

引读:是啊,。。。

3、 多么美丽的村庄啊!简直就是一幅画、一首诗。

我们一起读一读,去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丽景色。

(二) 研究结局

1、 这么美丽的小村庄,最后怎么样了?请划出写小村庄最后结局的句子。

出示: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2、曾经是如此美丽的小村庄,如今却消失不见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谁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好这一句?

指名读、(速度慢一些;咆哮的洪水:洪水无情,令人痛心;不知:惋惜`)

齐读

(三) 学习二三段

1、小小的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3段,边读边想: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小村庄里的人乱砍乱伐,破坏环境,结果才会被河水冲走的。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2、 原来是村民们乱砍乱伐,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请同学们再来仔细默读课文2、3段,把造成这些变化原因的句子画下来,边读边体会。

3、 交流:找到了哪些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句话中有两个“谁家”,到底指的是哪一家啊?是东村的张家、还是西村的李家啊?

是啊,所有的人家都在毁坏树木,谁来说说: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谁家想( ),谁家(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么多人不把树木当作一回事,真令人心痛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还有哪个词写出村民把砍树当作很普通,很随便的事?(拎)

生:从拎字我感觉到村里人想要砍树是很随意的,什么时候想砍就去砍了。

那拎字可以换成别的词吗?扛、背、拿

生:拎写出了太容易了,随手,不花力气

师:村民随意的态度让人难过。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2)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一年年、一代代”到底是多少年,多少代啊?

透过这“一年年,一代代“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爷爷这样乱砍乱伐的,爸爸是这样做的,孙子是这样做的,孙子的孙子,所有的子孙后代都把这树当成了摇钱树。

师:一年年,一代代,这漫长的年代村民都在不停地砍树,谁来读这句话?

师:一年年,一代代,人们就是这样砍啊砍,小山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看到这一切,真是令人担忧,谁来读?

读出那份焦急

(3)你还划了哪句话?

在锋利斧头下,郁郁葱葱的树木倒下了,变成了。。。(引读)

课件出示: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词所蕴含着的道理。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课件:美丽的小村庄】描述小村庄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层峦叠翠的群山环抱着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草木苍翠欲滴;那里的小河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见底;那里的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多么自然优美的环境,多么令从神往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这美丽的小村庄,去看看发生在那里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疑问?读书要有疑,这可是一个好习惯,在心里记下你现在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请同学们翻开25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读书效果。

(1)检查字、词、句。

1)【课件出示词串】:森林 郁郁葱葱 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

a、[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b、哪个字的字形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葱”不要少一点。

c、出示“森林”,两木为林,三木为森,从字形的构造上,你能理解“森林”是什么意思吗?对了,这就是汉字的会意字字形表义的特点,掌握汉字的构字特点来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汉字的.方法。

d、把它们送回句子中,你们还能读准确吗?[齐读]

2)【课件出示词串】:盖房 造犁 砍下来 裸露

a、[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

b、出示:“造犁”、“裸露”,同学们仔细观察“犁”字和“祼”字,你发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字?(形声字)你能从它的形旁中猜出它的意思吗?(“犁”和牛有关,意思牛拉着耕地的工具。“裸”和衣服有关,意思是没穿衣服,露出来的地方,在课文中是指,砍掉出山上的树木,就好像是给山脱去了衣服,让山上的土地显露了出来。

是啊!同学们真聪明,能根据汉字的特点来认识汉字,理解汉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在生活中都能随时运用这种好方法去学习。

c、把它们送回句子,[齐读]

3)【课件出示词串】:扩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柴烟

a、[开火车读]词串,正音。这里面哪个生字的字音,要提醒在大家注意,“应”第一声,“柴”读翘舌音。

b、扩大的反义词是(缩小)。

c、读读句子。(齐读]

4)【课件出示词串】:雨水奇多 没喘气儿 黎明 咆哮

a、[开火车读]词串,正音。出示“黎”,黎字哪个部分要提醒同学们特别注意?(右上部分里面有一撇。)

b、读句子。[齐读]

3、检查概括内容。

【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 (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三年级的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活泼开朗的时期,愿意主动参与集体活动,有较强的观察力和自我表现欲,什么事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从认知状况来说,环保主题教育的文章三年级孩子早有接触,如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再加上孩子们就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中,他们每天耳濡目染,亲身感受着环境的变化,所以这篇文章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解疑。

引导点拨,朗读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 课件出示填空提示。

2、 学生回答。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 赏读对比,激趣质疑

1、 早先,这里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2、 指名学生来回答。

3、 师:这位同学从第一段中读出了小村庄的美,谁能再来读一读,不过老师这次增加了难度,用填空的方式来读,看谁敢来挑战一下。

4、 指名学生来填空读,并问你喜欢这几个词语吗?为什么?

5、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吗?

6、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小村庄的美。

7、 多美的小村庄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村庄去看一看。(PPT播放图片,师引导学生再次美读课文,感受小村庄的美)

8、 同学们想知道后来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PPT播放课文最后一段及插图)

9、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PPT出示早先美丽的村庄图片和毁灭后村庄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观察,此时你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0、 生质疑,师将学生疑问归纳整理为以下两个问题

(1)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下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三、 合作探究

1、 自由读课文,寻找答案。

2、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疑。

四、 交流解疑

(一) 交流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指名学生来回答。

2、 师引导学生简明扼要说出变化过程,并板书。

(二) 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变化的`原因,并问你从课文哪里读出来的?

学生汇报(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课一课看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重点品析“谁、拎、一棵一棵,裸露”这几个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们砍伐树木的随意,毫无顾忌和砍伐过度。

②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人们砍伐树木时的随意和毫无顾忌。先指名学生读,再让学生互相评价,然后再齐读。

③ PPT出示裸露的山坡,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山坡上的一棵树,现在有人拎着斧头来砍你,你的心情怎样,你会说什么?

④ 指名生来说。

师过渡:是呀,树木在哭诉,在呐喊,可这山里的人们听到了吗?你从哪里还读出人们在大量砍伐树木。

学生汇报(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 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哪些词中还读出了人们在砍伐树木。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年,一代代,不断。”

②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③ 看到人们这样的行为,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样? 请带着这种痛惜之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过渡:人们用锋利的斧头乱砍滥发,让这些树木都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重点感受“变成,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这些词语。

②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变成”,从中感受到人们毫无环保意识,并明白这中句式是排比句。

③ 指导学生朗读。

师过渡:人们靠着这把锋利的斧头获得了这么多,他们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吗?

学生汇报(4)生读第四自然段。

① 你从这一段中读出了什么?

② 体会什么是“大雨没喘气儿,咆哮”

③ 指导朗读。

师引读:大雨停了,小村庄被卷走了,最后这里生读“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① 理解“一切都没有了”指什么都没有了?

② 此时你觉得这把锋利的斧头是一把怎样的斧头?(灾难之斧,夺人性命之斧……)

(三) 总结原因

师问:同学们难道真的是这把斧头带给了这个小村庄灾难吗?你能用“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总结一下原因吗?

五、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通过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2、 写一写: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呢?

3、 拓展:其实小村庄的故事只是环境破坏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环境遭受破坏的事例,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

① 生说身边事例。

②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③ PPT播放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并配乐,师激情解说,呼吁同学们一起读环境保护标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爱护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六、 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 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 把小村庄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3、 续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4、 搜集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或保护环境的事例、图片,做一份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篇课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已经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往往关心的是小村庄的人们是怎么逃生的,他们最后又到了哪里,偏离课文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阅读自悟、讨论交流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艘即将远航的船,那么教师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长,而学生是实实在在的水手,他们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本课的17个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锋利的斧头”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找出这几处来,出声读一读。

(1)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

(2)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3)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锋利的斧头”和这座小村庄的消亡有什么关系呢?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村里的人家靠着锋利的斧头做了什么?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造成的结果呢?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村里的'人家靠着锋利的斧头做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2、出示句子:造成的结果呢?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村里的人家任意砍伐树木,作为柴火。大量的树木就是这样消失的。)

3、造成的结果呢?

(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抓住“减少”、“扩大”两个词,请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指导读出语气。

四、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联系上下文说说意思。

(人类通过用锋利的斧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所获得的一切都将失去,甚至连人类自己也将灭亡。)

五、总结。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对任何自然资源的滥用,都是一种毁灭。人类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交流查找的有关绿色家园的资料或图片。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洪水卷走

锋利的斧头 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区性 出现

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我从“锋利的斧头”入手,娓娓道来小村庄面貌改变的过程及小村庄最后的命运。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小村庄的人们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毁的惨状,并通过读把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