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0的认识说课稿

2025/10/11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0的认识说课稿(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0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4页的例题,做一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关键:初步理解0的含义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学法可归纳为:

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㈡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说学情简析

我们教学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5各数,而且都是用数的方法来认识的。同时一年级的孩子对0的认识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对0表示没有也有一些直接感受,但对0表示起点的感知很少,并且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给予他们充分的足够的感受、体验的时间和机会。

四、说教学程序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童话情景、生活情景、游戏情景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运算,而在童话世界、游戏和生活中,也可学到许多数学知识。

(一)创设童话情景,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

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在童话中,学生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神秘、有趣都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孩子们的眼里平凡的现象往往会变得非同寻常。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

1.从“小猫钓鱼”的故事中,他们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他们也明白到:如果像小猫咪咪那样做事三心两意就“一无所有”了,有的学生还联系到学习上,如果学习不专心也会什么知识也学不到了。

2.故事情景的创设应该贯穿在探究的过程之中,所以在探究有关0的计算时设计了“小猫咪咪吃鱼”的故事,学生在情景中深入探究,并通过对具体事例的研究发现数学的内涵。在此,教师进一步渗透思想教育:要有四弟那份知错能改的心。

这样,运用现代代技术手段,把学生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内容,整合到一个连贯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播放出来,学生边看边思考,边捕捉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将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与故事的发展顺序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在故事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对学生的启发多么大呀。

(二)创设生活情景,让数学走进现实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课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

因此,在课中我先设计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显示,和大家一起寻找0的足迹。有的找到电话、遥控、住房号码、计算机,还有同学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让学生身临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情趣、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根据这些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例如:巩固练习第2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游戏中尝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全结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体会?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

0的认识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0,了解其含义,会写0

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实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认识0,体会0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都学过哪几个数字宝宝呢?还记得吗?现在大家一起来说出他们的名字。

生:1,2,3,4,5

师:那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了一串珠子,现在请一组同学,一位扮演小老师,一位扮演学生。

小老师出示卡片,然后学生用拨珠子的方式来表示。(学生动手开始实际操作)

师: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将刚才出示的数字卡片排排序

(贴卡片的时候按顺序来)

二、探索新知

师:这位同学做的真棒啊!秋天到了,果实都成熟了。大家看这棵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呢?

生:5个

师:今天老师要把这五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同学。哎,这位同学从一上课就专心听课,老师奖励你一个苹果。同学们观察现在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生:4个

师:瞧,这位同学今天发言真积极,老师要把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你。现在还剩几个苹果?

生:3个

师:同学说的非常棒。现在老师要把这三个苹果都摘下来放在这儿,看接下来谁表现的好,老师就奖励给谁。

大家现在观察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生:一个也没有。

师:那一个也没有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0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师:一个也没有的我们用0表示。其实0与1,2,3,4,5一样都表示一个数,但都比1,2,3,4,5小。

(贴卡片0)

师:小眼睛,看黑板。大家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生: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两个气球。

师:说的真好!哎,突然小男孩手一松,大家看气球怎么样了?你来说。

生:飞走了

师:大家说现在还剩几个气球?

生:一个也没有了

师: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0

师:你知道的真多!老师把这个苹果奖励给你。接着看,大家观察树上的小木屋里有几只小鸟?

生:3只

师:注意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生:小鸟都飞走了。

师:那现在小木屋里还剩几只小鸟?

生:0只

师:那0表示什么呢?

生:0表示什么也没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0。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写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点要与终点相连,要写圆滑。注意:0是写在田字格的左半边。上边顶着上边得线,生:左边靠着左边的线,下面顶着下面的线,右面靠着中间的线。

好,小手指伸出来,我们一起写数字。(带领示范)

现在同学们翻开书第9页,先照着虚线描下来,然后在后面管饭的写2个。

待会儿咱们比一比,哪位同学书写的最工整,字写得最美观!

(巡视)

师:这位同学带着你的书上来,展示一下你书写的。大家说这位同学写的`怎么样?

生:写的不好。

师:哪里不好呢?

生:......

(订正)

师:大家看现在对不对?

生:对

师:这位同学你上来展示一下你书写的。大家看这位同学书写的怎么样?

生:好

师:这位同学写得即规范,又整洁,美观。老师也奖励你一个苹果。还剩一个苹果了,大家可要好好表现,争取机会呦。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0,那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0呢?

生:......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图片。那你看看哪些地方有0呢?

生:计分牌上有0,门牌号上有0,师:来读一读。还有呢?如果从左边数,门牌号上的0排第几呢?

生:尺子。排第2.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呀,在我们的直尺上也有0,它还表示起点。这等到以后的学习中就知道了。

三、小试牛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0,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大家看大屏幕,小试牛刀第一题,第一题怎么做呢?

生:就是在田字格里填上苹果的个数

师:真聪明!好,开始做。做完的同学用你的坐姿来告诉老师。

(巡视)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填的对不对。

第一题都填对的同学举手老师看看,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和数字宝宝们很熟了。给几分钟

的时间更正。(巡视指导)

师:现在来看第二题,谁能告诉老师第二题是什么意思?

生:在田字格里填上鱼的条数。

师:看谁做的又准又快!

(展示)

(同上)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准备了几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同学来给排排序,好让他们快点站好队回家。大家说这位同学给数字宝宝排的队正确吗?

生:你完成的好极了!

师: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

生:数字宝宝0.还知道了0都要比1、2、3、4、5小。

0的认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 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 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转自数学网 )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

详见教案

五、说板书

本节课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板书如下: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0÷3=0(个)

309÷3=103(千瓦时) 420÷3=140(千瓦时)

0的认识说课稿 篇4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

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

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

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课我安排了例5、例6。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 0”,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0”。

(2)能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猪八戒分西瓜”为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测评反思--→情境激励,导学探究--→定教释疑--→精练达标。

一、测评反思: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605÷5 488÷4

3、口答:

(1)39中的“3”和“9”在哪一位上,分别表示几个几?

(2)309中的“0”在哪一位上,表示几个几?

(3)390中的“0”在哪一位上,表示几个几?

二、情境激励,导学探究:

1、我们来看一幅画,老师给大家来讲一个故事。

孙悟空找来4个西瓜,说每人分一个。猪八戒非常积极说:“我来分。”贪吃的猪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馋了,他想反正有4个我吃掉一个吧,就这样他一个又1一个把4个西瓜全吃完了,这下他怎么分给孙悟空、沙和尚和唐僧啊?

2、西瓜一个都没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谁会算?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想:根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几,就得想几和3相乘得0。

再让学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3、出示例题6:309÷3=

(1)要求学生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列竖式进行计算。

(2)当学生计算到十位时,教师重点指导:由于被除数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0减0得0。

(3)计算完毕后,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4)问:竖式中用3除0的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现在,我们把这题用简便写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学板演)

(6)巩固算理:

①404÷4=11。讨论:这题的结果正确吗?商中的两个“1”应在什么数位上?为什么?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应该怎样改正?

②做一做:

402÷2 609÷3

汇报、交流

4、出示:420÷3=

先由学生独立试做。

汇报、交流

明确: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5、试一试

750÷5 980÷7

三、定教释疑:

对比例两题,今天学习的除法有什么共同点?(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

四、精练达标:

1、我是小法官。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2)470÷5=(),商的末尾一定有0。 ()

(3)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

2、笔算我最棒。

306÷3= 408÷4= 604÷2=

780÷6= 570÷3= 840÷7=

0的认识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一、说教材

这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它属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较准确、熟练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要连续进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而这一课是乘法的特殊情形,教材把它安排在独立的一段,旨在让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能正确笔算;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估算和笔算,逐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应用一般笔算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的学习能力。

鉴于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探究,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学会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难点:能正确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二、 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将以谈话法,探究式教法为主,在谈话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并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参与到情境中来,并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让学生练练、比比 ,再归纳总结的方法,自己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并和0与一个数相加做比较,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应用。

三、 教学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我打算以学生们日常喜爱的人物懒羊羊与喜羊羊的情境故事穿插整节课,因此,我将本课节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自主探索,过关斩将

3、课堂小结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的探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课前,我设计了口算比赛的环节,意在激起学生的计算意识,并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通过抢答,发礼物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学习了解0+0+0=0和0×3=0。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0与一个数相乘和0与一个数相加,观察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与一个数相加仍得原数。为了奖励他们,猜猜谁会来到我们的课堂,然后让学生看一段视频,引出竞赛机制,哪组先到达羊村哪组就获胜。

从而引入了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过关斩将。

(二) 自主探索,过关斩将

第一关:我是小小裁判员

出示:1+2+3+4+5+6+7+8+9+0与1×2×3×4×5×6×7×8×9×0大小比较

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哪一队会赢的理由。主要是让学生巩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

第二关:破译密码

百宝箱的密码是518的'3倍。

让学生自主计算,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三关:取秘籍

一开始,演示(羊村长每天早晨走3圈,一圈是508米)这一生活情境图,根据这一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估算及在小组内合作探索计算方法,然后与前面进行比较,引出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从而归纳总结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带着收获,顺利进入下面的第四关。

第四关:我是快乐小医生

出示:(我是快乐小医生,看谁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通过趣味的故事,让学生巩固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然后,设计一个圣诞老人送礼物,小羊们搬种子的环节,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在完成练习后对学生的练习结果给予适当的评价,从而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三)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自己谈收获,在对着黑板和屏幕进行全班总结。(让学生畅谈感受、收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评价鼓励。)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尝试探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闯关学习,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0的认识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