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爱心、责任心是教育的核心素养内容,也是“指南”的目标。大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互动的混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责任心,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做哥哥、姐组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帮助弟弟、妹妹的方法,如教弟弟、妹妹洗手、穿衣服、进餐、收拾玩具等。
2.能关注弟弟、妹妹的表现,能用送礼物、讲故事、抱一抱、一起游戏等方式和弟弟、妹妹沟通,让他们喜欢自己。
3.感受帮助弟弟、妹妹的快乐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备一份小礼物(玩具、图书或小零食),“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2.提前跟小班教师确定好活动时间。
3.活动前做好动员工作,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制订“大带小”活动计划,探索帮助弟弟、妹妹的方法。
(1)介绍“大带小”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讨论可以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哪些事情。如:弟弟、妹妹刚刚来园,可以教他们洗手、喝水、进餐及收拾、整理玩具等
(2)活动前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弟弟、妹妹认识自己并喜欢自己。如:要热情主动地向弟弟、妹介绍自己,可以送一件小礼物,可以抱抱弟弟、妹妹。
(3)引导幼儿讨论在带弟弟、妹妹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学习照顺弟弟、妹妹的方法。如:弟弟、妹妹遇到不会做的事情怎么办?弟弟、妹妹不听自己的话怎么办?弟弟、妹妹哭了怎么办?怎样帮助弟弟、妹学会本领?
2.带领幼儿到小班,学习、实践带弟弟、妹妹的方法,学会和弟弟、妹妹交流。请幼儿每人找一个小班的幼儿,积极与其交流,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提示幼儿关注弟弟、妹妹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困难并及时给子帮助。
3.引导幼儿分享、交流做哥哥、姐姐的体会。
(1)请幼儿介绍自己刚才与弟弟、妹妹一起交流的情况。如:你结识的弟弟、
妹妹叫什么名字?你们做了哪些事?你是如何让他喜欢你并跟你一起玩的?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2)引导幼儿谈谈做哥哥、姐姐的体会和想法,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和帮助别人的自豪感。
(3)指导幼儿将自己带弟弟、妹妹玩的情景画下来,装订、制作成“带小不点儿一起玩”的自制图书。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画不同的房屋。
2、尝试用语言和绘画的表现方式,将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表达出来。
活动重点:
利用图形组合来画房屋。
活动难点:
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活动准备:
水彩笔、建筑照片、幼儿用书《我居住的地方》。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进行讨论。 教师提出话题: 教师:我们居住的`地方新造的建筑越来越多,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新的建筑吗? 教师根据的回答,出示相关的照片: 教师;哪些图形可以造房子?它们分别可以用来造什么?
2、说说对未来的城市有什么想法? 教师:在未来的城市中,可能还有怎样的建筑物?
3、幼儿相互交流想法。 师生共同对一名幼儿的想法加以补充、完善,根据情况,教师适当地演示部分建筑。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图形组合成形态各异的建筑,将自己想象的未来城市的建筑画出来。
5、展示幼儿作品,引导讲评。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神秘的,具有探索性的。当他们散步时,看到幼儿园的绿,都会不禁地感叹:“我们的幼儿园好美啊!幼儿园里有这么多的树,我好喜欢啊!”
因此,我根据幼儿园原有的自然环境和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主题活动《树的叶子》,让幼儿在户外情景教学中,感知、观察、探索自然环境,萌发探究叶子的兴趣,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用叶子创意拼贴图画,从而激发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目的要求
1、教育幼儿爱惜玩具。
2、让幼儿学会钻的动作。
3、教育幼儿应懂事。
4、重点认识榕树和柏树的叶子。
5、学习新词:粗糙、光滑。
6、知道它们都是长青树。
7、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8、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陀螺、皮球、风车、沙包等。
事先布置好场地。
叶贴画艺术品三幅图画纸、糨糊、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提醒幼儿与周围的人问好。
2、提醒幼儿玩具。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小花籽找朋友(故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小花籽找快乐的经过。
2、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会获得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花籽”形象图。
2、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边看幼儿用书边讲说。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花籽”形象图,教师讲故事的第一段:
“小花籽想要出去找什么?”
“你认为小花籽会找到快乐吗?它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2、教师完整地讲故事,幼儿欣赏:
“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3、出示教学挂图,幼儿在次欣赏故事:
“小花籽出去看见了谁?”
“小花籽是怎么问它们的?它们又是怎么回答的?”(学讲角色对话。)
“太阳、小鸟、蜜蜂、青蛙都有自己的快乐,它们的快乐是什么?”
4、幼儿分组讨论:
“小花籽是怎么找到快乐的?”
“小花籽找到的快乐是什么?”
5、“我们有没有快乐?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中班的半日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树在外形特征上是多种多样的。
2.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技能,使幼儿掌握树的粗细,高矮的特征。
3.了解树木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4.能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树。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测量工具
2.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1.观察各种各样的树的外形特征。
带领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树木的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
2.比较认识各种树的异同处。
引导幼儿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不同点。
3.学习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引导幼儿借助绳子,树枝,尺,布条等东西辅助测量。
4.了解树木给动物,人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引导幼儿了解环境和树木的关系,及如何来保护树木。
5.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我看到的树,我心中的树。
活动反思:
根据本月主题《春天畅想曲》,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出发,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东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陈文文小朋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摆动,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欢的。
就如陈老所说:“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这不,春天来了,它悄悄地,一点一滴的融会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春的感悟,你会不自觉的从他它的色彩开始。说到春天,我们又不免油然而生“彩色的春天”这一词,而在这彩色中,孩子们把它表现在了各种各样的树中,你会看到那一分红,一点黄,一寸紫……这就是春天。这一活动就场地而言,选择了户外,组织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随意性及灵活性。观察后,我给孩子稍加解释,对画面的合理布局关系进行示范,除此之外,就是鼓励孩子们大胆表现“画出你看到的树,画出你想到的树。”在内容中融入一份自由,一份快乐,一份自信,一份探索的愿望,让孩子们的认识有内而外。在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正向《纲要》所要求的“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态度,接触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