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括号教学设计

2025/10/12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括号教学设计(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1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第四节: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小括号知道带小括号的加减法两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力: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德育: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会计算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5+617-85+415-98+6-7

15-611-414-8-315-7+5

二、新授

1、教学例6

(1)出示实物,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应用括号表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所以这里的括号不能换掉。

2、教学例7

出示15-(10+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5+6+414-2-85+(6+4)14-(2+5)

30+4+880-(12+30)60-(50-20)

板书设计:第四节:有小括号的加减法两步式题

15-(10+2)

=15-12

=3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准备:

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请你口算9+3+6。

生:18。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9+3=12,再算12+6=18。

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

师出示:9-3-6,9-3+6。生口算。

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

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

二、操作体验

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第一种方法。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生:10。

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

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

生:10-2-3。

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

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

3、第二种方法。

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

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

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

生:2+3=5。

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

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

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

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

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

(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

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

生操作后写出算式。

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

生2:10-(3+4)=3。

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

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

四、反馈巩固

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

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

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

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

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

师:得数都一样吗?

生:有两题是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

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

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

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

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准备:

每人发给2张有10个星星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请你口算9+3+6。

生:18。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算9+3=12,再算12+6=18。

师:(板书“先……再……”)像这样先算……再算……在数学上叫做运算顺序。

师出示:9-3-6,9-3+6。生口算。

师:请你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先算前面再算后面的。

师:是的,这叫做“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板书(从左往右)

二、操作体验

1、出示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第一种方法。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答呢?请你拿出一张纸条,数一数,有几颗星星?

生:10。

师:请你第一次撕下2个星星。第二次撕下3个星星。(生操作)

师:还剩几个?怎么列出算式?

生:10-2-3。

师:怎么算呢?生:先算10-2=8,再算8-3=5。

师:对,这道题就是从左往右运算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算式表示的意义。10是什么?2是什么?10-2表示什么?再减3表示什么?

3、第二种方法。

师:很好,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种求还剩几个星星的方法。

师:先来回忆一下刚才撕的过程,用手把撕下的'纸条还原,第一次撕下2个,第二次撕下3个,把两次撕的拿在同一只手上。(生操作)

师(指着拿撕下来的两段纸):这是什么?师:两次一共撕了多少格?

生:2+3=5。

师:那还剩下多少?怎么写算式?生:10-2+3=5。

生:不是的,先算10-2=8,再算8+3=11,不是5,该先算“2+3”。

师:那你能不能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交流生:我分两个算式来写:2+3=5,然后算10-5=5。

师:你很会动脑筋,这叫分步计算,但是我们是要求在10-2+3=5这个算式上创造一种新的符号,谁来试试?

生:10师:你用了……这个符号,用上它,就表示先算2+3的和。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更简单的记号吗。

(师在算式里增加了小括号)10-(2+3)=5。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师:加上小括号后,小括号里面的算式就要先算,你能读一读这个算式吗?

生:10减小括号2小括号等于5。

师:现在的运算顺序发生改变了吗?生:改变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请你在刚才的算式中也加上小括号。(生给算式加小括号)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你拿出第二张纸条,第一次撕下3格,第二次撕下4格,还剩下几格?

生操作后写出算式。

师:请同桌分享一下。生1:10-3-4=3。

生2:10-(3+4)=3。

师:请读一读第二个算式。

生齐读:10减去3的和等于3。

四、反馈巩固

师: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

1、师出示:18-(5+3)、18-(5-3)生在草稿纸上自己计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师:谁来说一说第一题的计算过程。

2、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和小括号交上朋友了,再来看看这两题。师出示:8+4+7,8+(4+7)。请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生交流计算顺序后,师: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题是从左往右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里面的符号都是加号。

师: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都是一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来看看这几题:

3、师出示:14-9-314-(9-3)14-(9+3)。生计算后交流。

师:得数都一样吗?

生:有两题是一样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一二两题虽然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加上小括号后得数却不一样。

师:你真会观察,看来运算符号一样,数字一样,加上小括号和不加小括号的得数有时候还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计算。

生:我发现了第一题和第三题得数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刚才撕纸条的那个游戏一样。

师:你真是个小数学家。14连续减去9和3,也就是14减去了9以这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五、课堂小结

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

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加减混合运算。学会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三、教学流程: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6、 写出答语

学生试着写出答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二)巩固提高

1、(1)向阳村原有电视机3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的少11台。向阳村现在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

(2)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综合算式

①34+56=90 678—299=379

②90—45=45 379+546=925

2、大显身手

(1)①295+326—483 420+191+78

②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到石家庄前车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288位。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的乘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学校里原有85盒粉笔,又买来56盒。用去了73盒,还剩多少盒?

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小括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括号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括号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提高计算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乘船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索添加小括号的过程,体验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⒉难点

能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小括号的作用。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⒈看图说一说。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和要解答的.问题。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第乘7人)问题:需要几条船?

⒉尝试独立解答。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条)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⒈探究小括号的作用。

⑴师: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29+25÷9,行不行呢?

⑵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如果按照算式29+25÷9,我们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可是结合题意我们知道,先要算出总人数29+25,再算54÷9,这样就能求得需要几条船。

⑶有什么办法可以先算29+25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引出加小括号。接着教师介绍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引导学生写出问题的解答过程。

(29+25)÷9指出:(29+25)÷9

=54÷9读作29与25的和

=6除以9。

⑷总结。在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时,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㈢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⒈教材做一做,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解答。

⒉算一算,比一比。让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题,做完后比较计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㈣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⒉你能举例说明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过河”这一情境,培养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及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给学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全班学生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

A.29+25=54(人)54÷9=6(条)B.29+25÷9

C.(29+25)÷9D.29÷9+25÷9

使学生探索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