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1
我读了这篇名叫《掩耳盗铃》寓言后,我觉得这个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就认为别人也听不见,他的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我也做过这种愚蠢的事。刚上学的时候,我特别贪玩,上课的时候,我有时不注意听讲,我想反正家长也看不见我的表现。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我一边玩一边写,也不懂得抓紧时间,尤其是周二下午,我就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一直到妈妈快要下班的.时候才开始写作业,当时我想:下午时间长着呢,等妈妈快回来再写也来得及。时间一长,就造成了我写字速度慢,做事情拖拖拉拉。读了这则寓言我才明白,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并没有欺骗别人,而是坑害了自己。今后,我要改掉拖沓的坏毛病。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名叫《掩耳盗铃》,讲的是有一个人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人十分愚蠢,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可是别人却听得见,他这种做法其实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再做,不然倒霉的是自己.不要自做聪明,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欺骗自己.以后我们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像这个小偷一样,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能占为己有。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引以为戒。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掩耳盗铃》。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看见别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就想把它偷走。但是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现。他一想:“如果我把耳朵堵起不就听不见了。”于是,他就堵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抓住了。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觉得故事中的那个人很笨,他认为他的“小聪明”能骗过别人,但结果却被别人逮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做坏事,不能自欺欺人,要不然会自信恶果。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4
我喜欢读书,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名是《小寓言大启发》,书里有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有所体会。
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有一个人想偷别人家里的.一口大钟,但是钟太大,这个人就想把它敲碎带走,于是他拿了一把大锤子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他越听越害怕,因为钟声太大,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他捂住耳朵,钟声果然听不见了,他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就把布团塞进耳朵里,使劲砸了起来。人们听到钟声后一起赶来把他捉住了。
我觉得这个盗钟人真是太可笑了,为什么不想想自已虽然听不到了,但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捂住啊。于是”掩耳盗钟“后来被说成”掩耳盗铃 “,用来告诫后人不要自欺欺人。我们小朋友也要正视自己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缺点,不能做”掩耳盗钟“里的那个笨贼。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它的名字是《掩耳盗铃》。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一个小偷看见一家人大门外面悬挂着一口大钟,钟是用青铜做的,图案很美。他很想把这口钟偷走,但是这口钟又大又沉,怎么也挪不动。于是他找来一把大锤,想把钟敲成碎片带走。可是“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就不由自主的捂上了耳朵。咦,声音变小了,听不见了!他高兴起来,“好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了吗!”这个小偷便立刻找来两团棉花塞住耳朵,以为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就放开胆子砸钟。可是他没想到别人并没捂住耳朵呀!响亮的钟声传的很远很远,人们听见后都连忙赶来,把小偷给抓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自以为是。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自己欺骗自己;另外不是自己的东西,决对不能占为己有。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 篇6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把范家灭了。有人跑到范家,一看有口大钟,就想背到自己家去。可是这大钟又大又沉,他怎么也背不动,于是他就找来个锤子,想把这个大钟敲碎,在一块块背走。可是这钟用青铜铸成,用锤子一敲,声音特别响亮。这人想把它敲碎,只好特别用力,但是越用力那钟就越响。在当时,那钟是个宝贝,这人怕别人听到声音也来要这宝贝。他想,怎么才能使别人听不见他敲打的声音呢?
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把耳朵堵上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把自己两个耳朵捂上,以为这样再敲钟就谁也听不见了。结果,只有他自己听不见,别人照样听得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自己骗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有些事只能骗得了自己,是骗不了别人的',做人要踏踏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