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名人传》有感

2025/10/13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名人传》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名人传》有感 篇1

站在自认为都达到不能再大的土地上,猛抬起头,却被更大的天空所震撼,心里默念道:好大啊;

飞翔在广阔无边的蓝天下,静静地俯视行走在大地上的人们,不由得地淡道:真是渺小。

总是在黑暗的生活之中看向那耀眼的光辉,心生羡慕,却总是抱怨为何自己的生活如此悲惨?但当你捧读《名人传》后,他们的生活又幸福些吗?

贝多芬是受全世界尊重的伟大之人。人们爱他的音乐,学习他的精神,可是有体会到他内心的那份无可比拟的痛苦?图片

他的童年是痛苦的。一个酷爱艺术的少年而言,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以至于为生计奔波,无疑内心是凄凉的。革命爆发,席卷全欧,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他用艺术去造福穷人、造福全世界。一七九六年,他的病痛开始叩门,且一声身边不再离开。耳聋症开始肆虐,耳鸣不分昼夜的折磨他,内脏也疼痛不已,听觉逐渐衰退。他避免与人交往,怕自己的毛病被人发现,他将之藏在心里。他出了肉体的困扰还受景色很难的折磨。他对爱总是充满热情,一八零一年他钟情的对象是珠列塔,两年内他第一次享受幸福的时光,可是最后,朱列塔竟嫁给了仑贝格伯爵。真是世事难料!一生中,这次他似乎来到了死亡边缘。

真是值得人们“羡慕”的生活。

我们不过是学习上苦了,累了点;不过是面对别人的专横与不理解的悲凉;不过是犯了小小的错误就被父母夸大的责备而不甘;不过是看不懂这个是是非非的'环境而心生烦躁,但是与贝多芬相比,那又算的了什么呢?

面对贝多芬的经历,我对他深感同情,那令人耀目的光环是绝对属于他的。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真的很对。石灰不经历一次粉身碎骨的磨打,怎能造福任内?怎能让世人都无法离开它而歌赞他呢?树木不忍耐一年又一年的风吹雨打,怎能在它们的年轮又刻上一笔又一笔呢?让人们来惊叹它的年岁呢?

美好的未来是靠现在的锤炼来铸成的,没有一次次的艰难考验,怎么会有明亮的未来道路呢?

面对生活中别人的责骂、白眼、不理解,不应该愤怒地反抗,而应有条不紊地解决;遇到生活中难以逾越的坎,不应气得跳脚而乱转悠,应静下心,理智思考,砥砺前行。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告诉我们生活,人人都要面对的,她很公平,是先苦而后甜,还是先甜而后苦,一切都看自己的选择了。

读《名人传》有感 篇2

我们都喜欢英雄,崇拜英雄。呼唤英雄也是人类永恒的情结。说起英雄,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战士;除强扶弱,伸张正义的好汉;其实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甘愿牺牲个人幸福而为人类创建精神家园的人,同样也是令人敬仰的英雄。

20世纪初,物质至上的观念统治一切,功利主义压倒了精神追求,社会陷入自私自利,污浊与腐败的气氛中,人类喘不过气来。有感于此,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创作了《名人传》,其中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借为人类历史上的精神巨人立传,因此来激励人们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中的三位精神巨人,都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否认的英雄,但读过传记,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令后辈高仰的巨人,心中也埋藏着不知多少的痛苦;贝多芬遭受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缺失,经济的窘迫,让他痛苦不已;米开朗琪罗的优柔寡断,使他的一生都在受人摆布;列夫·托尔斯泰拥有财富和地位,却始终处在内心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这个世界上缺少的不是名人,而是伟人,而是英雄!何为伟人?又何为英雄?一个人要成为英雄,并不需要什么特异功能,也不是先天性,而就在于他们即使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心中也始终守着自我所要实现的理想,不为世尘所扰,不为事实所退,既为英雄。

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物质,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的,一个从只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提高物质条件,这个人便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生活一片迷茫。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感情,有精神,有灵魂。物质固然重要,可精神却是我们全部生活的支柱,更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何为伟人,何为英雄?就是在他们牺牲物质追求精神时,仍能守住自己的初心,坚守着理想。

挫折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门课!的确如此,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畅通,总是避免不了失败与挫折,在挫折面前,是低头还是抬头,是退缩还是克服,这至关重要。何为伟人,何为英雄?就是在他人经历各种困苦而退却时,仍能负重前行,就像贝多芬以痛苦讴歌欢乐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去勇敢地抗争。

伟大的心灵犹如峻拔的山峰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对,心灵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

英雄,坚守理想,迎难而上,勇敢抗争,这才叫真正的英雄!

读《名人传》有感 篇3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5本书,我最喜欢的是《名人传》,书中讲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不同艺术领域伟人的不同人生经历,每当阅读时我仿佛感同身受般地分担着他们的痛苦、不幸、失败,也同时分享了他们的诚挚、成功和辉煌的生命过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从贝多芬不幸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坎坷多难的一生,凭着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勤奋,贝多芬在我这个年龄就开始了登台演出,长大后,他风华正茂,但是厄运却突然从天而降,他的双耳失聪了,但是坚强的贝多芬经受住了致命的.打击,最终战胜了不幸,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证明了人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受住厄运的打击,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我要谢谢这本书的作者,把伟人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谢谢他用这种方式鼓励我们。

而我也记住了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在痛苦中激发天才的英雄,一个赋予岩石生命的英雄,一个打破宁静生活以安抚心灵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读《名人传》有感 篇4

也许我们曾经在挫折面前彷徨过,绝望过;也许我们曾经意外的得到挫折带给我们的馈赠,体验过战胜之后的快乐……这些都是我们成长历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选择坚强是最有用的资源。 有一个人,是他伟大的人格,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任何时候都决不向命运屈服。他,一个心灵伟大的人——贝多芬。 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大师,他需要敏锐的听觉,但是1796年他还不到30岁,耳朵就开始变聋,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内脏也被剧烈的疼痛所折磨。贝多芬还不得不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断幻想着幸福,但立刻又幻灭,不得不去承受心灵的痛苦。

现在的人恐怕想贝多芬这样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呀,很多社会青年,耳朵不聋,手脚不断,内脏健康,但却是在虚度光阴,甚至还学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废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大好前途,如果贝多芬没有残废,没有缺陷,是一个健康的人,那他的一生里肯定有更大的奇迹发生,将会是天才中的天才的。如果那些社会青年有贝多芬一样的残疾和缺陷,说不定是自生自灭,自暴自弃,甚至自杀。 贝多芬的坚强与勇敢,让我非常佩服,不仅是我佩服,相信了解他的人都会赞叹不已,但是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的'人生呢?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世界上的名人大部分都是经过风吹雨打的,所以说彩虹,经过与雷电的激战之后才出现。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事情,不仅能让你吸收情感和知识,还能用来反省自己是否坚强过?

读《名人传》有感 篇5

本书讲述了三位不同领域的名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其中,贝多芬身上所拥有的高尚品质与永不屈服、坚持努力的精神让我感慨良多。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世代以音乐为生的家庭里,虽然祖父位居乐团要职,但父亲却没有什么音乐才华,而母亲又是一个女佣。在贝多芬三岁时,外祖父逝世了。眼见家境一天不如一天的父亲经常酗酒,并把巨大的压力压在了小贝多芬身上。小贝多芬在日复一日的疯狂练琴中几乎失去了对音乐的热忱,但他仍然坚强的长大了。幼年的苦练使他技艺高超,他早早便声名鹊起。但苦难依然在折磨着这位音乐天才。身为音乐家的他耳朵竟然失聪了!这无疑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了。但苦难压不垮贝多芬的意志,他以对音乐的狂热与天赋创造出了许多惊人的乐曲。但肉体终究是凡胎肉体,生活和精神上的煎熬使他那运动家般的身体变得一蹶不振。当在身体所承受的煎熬达到了极致的时候,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与世长辞了。

贝多芬的故事使我想起了一句话:欲入天堂,先下地狱。贝多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别人所无法企及的音乐天赋,也是因为他幼年不分昼夜的苦练。尽管人生无常,在享受着别人赞誉的同时,作为音乐家的贝多芬经历了双耳失聪的悲剧后,他坚强的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这正是他一生的最好写照:不向命运屈服,永远坚持努力。

看完贝多芬的故事,我感觉非常惭愧。贝多芬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不公,但他仍然坚持创作,他的光芒也最终照耀后人。而我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愤怒、甚至颓废。还记得我在做暑假作业时,原本并不很多的量却让我仍然难以接受。有时遇到一个小小的难题,就会愤怒的直跺脚,甚至抱怨起出题老师。现在想到贝多芬,真是无比惭愧啊:贝多芬面临生活的苦难而始终坚持,而我仅仅因为一点点的困难就开始屈服,而不是坚持去做。有时一旦遇到一点不公平的事,就会斤斤计较,有时竟会愤怒的失去理智。我要向贝多芬学习,不向所谓的命运屈服,而是坚持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也不去计较那一点不公,勇敢地向它挑战,努力发挥自身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让别人钦佩。

引用贝多芬墓碑上的一段铭文来作为结尾:当你站在他的灵柩前,笼罩你的一定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