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文学网整理的女娲补天教案设计(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2、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批注的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
文主要内容。
2、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女娲美好品质,能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批注的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
文主要内容。
2、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感受传统文化。
1、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都是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上课
前,我们来一个知识抢答,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指哪
四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指哪四个?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是指哪四
个?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二、揭题导入,升腾神奇的色彩。
1、揭题导入。(板书)女娲。再写“补天”。生活中,你见过补什么东西?
你见过补天吗?师总结:多么神奇呀!神话故事连题目都透着浓浓的神话色彩。
2、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听课文朗读。(课件播放音频)
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
三、检查朗读,初步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带出句子。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挣扎
带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
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
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
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③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读完一段要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呢?然后可以用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
2、检查生字带出段落。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熄灭喷火缺少纯青石冶炼大盆
①指导学习“冶炼”。
②检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女娲都做了哪些事?
③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
石、炼石补天
3、出示五彩云霞图片,带出课文最后一段。
4、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围绕“可怕”,读出情讲出味。
1、师:天地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
找出描写天塌地陷,人们被洪水、大火围困的句子。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
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
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师: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②读了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所以这四句话的前面说:天哪,太可怕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出
感情,有个好方法就是学会想象,这四个句子,哪句话描写的情景最让你感到可
怕,请你选择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等会儿请你用朗读表现出可怕。
师:这四句话都是围绕可怕来写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
写出可怕的?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朗读
③师: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④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可怕?
2、用自己的话描述女娲补天之前“可怕”的情景。
五、存疑结课,提出下节课学习任务。
师:多么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啊,多么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因为这样,神
话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女娲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的呢?下节
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将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六、作业超市。
1、课文中有一些生动的语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抄下来。
2、试着讲一讲整个故事。
3、课外阅读一些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
2、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的神奇之处,并能自学丛书文章。
三、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我们的祖先非常爱动脑筋的,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面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的来历有过很多很多的猜测,也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神奇的,充满着智慧的神话故事,(板书:神话故事)小朋友一定看过很多神话故事吧,今天,老师也带来几个神话故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师生一起说说神话故事的名字。你还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出示女娲图,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那你们对女娲有哪些了解呢?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补天》,这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自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并且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我们赶快打开书本。
2、检查生字。
塌下
熄灭
冶炼
轰隆隆
熊熊大火挣扎
窟窿
围困
燃烧
3、初读课文,概括小标题。
那么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讲了什么呢?(小结板书:天崩地裂)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讲了什么呢?(板书:灭火造船)③第3、4两个自然段在写女娲做了什么呢?默读课文,像老师这样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写在自然段后面。(板书:找五彩石,炼石补天)
④齐读第5段。
4、看板书,借助小标题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板书:神奇)
(三)品读体验,感受可怕
1、故事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人类遭遇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幻灯出示第一段)你能从这一段中找到有关描写当时可怕情景的句子,自己先来读一读吗?(自由读,指名读,评价)
2、这可怕的情景到底是怎样的呢,咱们来想象一下,你在头脑中放放电影,来,闭上眼睛,可怕的情景开始了,(播放音乐)师范读
3、交流。看到了这幅可怕的情景了吗?你看到了什么?
4、朗读指导。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到了可怕的景象,带着这份想象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读。
5、引读。师:你看,远远的天空——,地——,山冈上——,田野里——,(幻灯点击),这世界多可怕啊!
6、过渡:看到人类遭遇了灾难,女娲立刻灭火造船,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接着,女娲又——(学生接)找石补天,拯救了人类。这一幕幕的情景,多么神奇啊。让我们先走进女娲找五彩石的那一幕吧。
(四)放飞想象,感受神奇(ppt呈现第三段)
1、认真读一读这一段,你从哪里感受到故事的神奇呢?交流,随机朗读。
2、是呀,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太神奇了。那么,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女娲又是怎么找到的呢?让我们也来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编故事。
3、想象说话,师示范。
4、老师的故事编得怎么样?你想编吗?你也来编一个。(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
5、从刚才小朋友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6、小结:小朋友,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我们丰富的想象看到了女娲找五彩石的画面,充满着艰辛和神奇,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
(五)讲述补天,再现神奇
1、找齐了五彩石,看,女娲又在做什么呢?出示第4段,推荐一生朗读。
2、女娲又在做什么呢?你能说一说吗?看大屏幕自由练说。原来黑黑的大窟窿突然金光四射,这样的场面一定很壮观,咱们再一起来说一说。
3、找出描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并说说你的体会。
4、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常人难以完成的,女娲太有神力了,你看,女娲这一泼,泼出了五彩的云霞,泼出了大地欢歌,泼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我们把这特别神奇的地方再来读一读。(读最后一句)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这个故事学完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凭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的丛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神奇的神话故事,又告诉了我们宇宙的何种神奇呢?读丛书《尧的故事》、《仓颉造字》。
(学生自由阅读两篇文章)阅读要求:
1、画出文中神奇的地方,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你觉得尧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生交流《尧的故事》中神奇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仓颉造字》。
(七)作业布置:
A:课文中有很多描写优美的句子,我要把它摘录下来。B:(任选一个完成)
1、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评一评我讲得怎么样。
2、我要上网看看《女娲补天》的动画片。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
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课激趣导入
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小组自学,看谁的方法好?
3.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
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课文中读zhēng,不读zhè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意。
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抽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写生字、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
二、继续学习新课
1.感悟故事的神奇:围绕课文后“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讨论。
天空塌露悲惨景象
求雨神熄灭天火(勾画、讨论)突出女娲的神力
造船拯救人们
神火冶炼五彩石
2.找出表现女娲补天的艰难的词语。
三、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勾画、理解、抄写)
1.天塌情景叠词的运用(轰隆隆、一道道、黑黑的、熊熊大火等)。
2.冶炼五彩云石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
3.结尾段抒情、流畅、余味深长。
四、在熟读基础上进行复述
1.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板书回忆。
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不背全文。
3.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塌下、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情感目标
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设计特色】
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品读、想象、描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拓宽学生思维,引导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女娲补天》的动画片及简单演示文稿程序)。
【学生预习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解“挣扎”“冶炼”的意思。
2、要求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女娲造人、补天的资料。
【课时安排】
1、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
2、第二课时:
复述故事,指导写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盘古开天地》……
2、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课件2出示文中的图片)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板题:女娲补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板书: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
4、问题提得真好!女娲是谁?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人类的生存,不辞劳苦,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5、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啊,别着急,请大家到动画片里找答案吧!
二、初读,检查生字
1、播放全文动画配乐录音范读。
2、看了这个动画片,你想说什么?交流。多么神奇的故事啊!老师发现你们被深深吸引了,看得多入迷啊!
3、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神话故事,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昨天预习得怎么样?这些生字,你们自学得怎么样了?请看大屏幕,课件3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词:
塌 tā 下 挣 zhēng 扎 熄 xī 灭 冶 yě 炼 liàn
⑴ 这四个词你会读吗?谁来试试?重点正音“冶炼”,后小老师带读。
⑵ 课件4出示生字 生字拼音的帽子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4、现在这些生字都跑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得吗?请同学们快快打开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课件5出示想想文中哪些段落分别在讲女娲为什么补天?(第一段)怎么补天?(第三、四段)
三、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
1、女娲为什么补天?其实答案在课文中了,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
课件6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⑴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板书:天塌地裂)链接课件28出示天塌地裂 可怕吗?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
⑵ “天塌地裂”造成什么后果呢?返回课件6,链接课件29出示熊熊大火。师述: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熊熊大火会烧掉什么?可怕吗?再读读这句,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
课件30滚滚洪水。师述:田野里到处是洪水。滚滚洪水会冲走什么?许多人无家可归,许多人在水里挣扎,链接“挣扎”课件可怕吗?再读读“天哪,太可怕了!”
⑶ 返回课件7:
洪水中,火海里,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谁来读读这几句话?一起读出你们的担心、焦急!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
3、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
(课件8出示语段)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课件9出示语段)再把加点的两个词读一读。
4、可是如今呢?大地上再没有?人们再也不能过着?只能?只能?课件10出示
5、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
(因为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她是人类的母亲啊!)
(课件10出示第二段,引读第二段:女娲难过极了……)
6、女娲为了救人们,先做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求雨灭火 造船救人)
7、过渡:
是呀,正因为,“天塌地裂”,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人们,女娲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这样,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所以,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箭号)那她是怎么补天的呢?
四、学习第三、四段,解决问题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课件13出示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话填空:
女娲补天先( ),接着( ),最后( )。想完后,和同桌讨论一下。
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
课件14出示:先找五彩石──接着炼五彩石──最后补天空。
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就是板书“找──炼──补”。
2、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
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好好练练,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
3、交流:
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重点从两个句子的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机动)
⑴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链接课件32、33)
① 你从“零零星星”体会到什么?
(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② 读一读。
⑵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链接课件34、35)
①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
(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你很会读书思考,透过字面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② 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女娲的辛苦不容易。)
③ “几天几夜”显屏 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个词语?
(“几天几夜”不是“一天一天”,说明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
⑶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链接课件36、37)
① 指名读,为什么突出“找啊找啊,终于”这两个词?谁知道?
(我从“找啊找啊”“终于”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
② 对呀!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齐读。
③ 同学们,女娲为了寻找纯青石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想象一下,女娲在寻找纯青石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④ 同学们想象了女娲可能遇到的困难,现在再读这个句子,相信你肯定会读得更好,指名1~2人。
(个人读,齐读)
4、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⑴ 课件16出示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共几句话?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⑵ 交流,课件17出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⑶ 这段写了“炼石”“补天”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我喜欢“炼石”这部分,因为它表现了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
⑷ 还有喜欢别的部分吗?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因为我从这几个动词,体会出女娲很了不起,这看似轻松的动作却是常人不能做到的,这就体现了女娲具有神力。)
⑸ 谁来读描写女娲补天时的句子链接课件34:“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
⑹ 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课件35、36出示“金光四射”图
⑺ 太神奇了,谁来读读?链接课件37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指名读、齐读)
5、女娲补天的地方,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
(板书:五彩云霞)出示课件19~23五彩云霞图片
6、五彩云霞太漂亮了,原先天塌地裂,经过女娲补天,那地方变成了五彩云霞,人们又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女娲,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你真神奇!真了不起!)
板书“了不起”,完成板书。
五、回归整体,歌颂升华
(课件24出示女娲图)(音乐:神话伴奏)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
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神话──
生:女娲补天
师:让我们记住这惊天动地的壮举──
生:女娲补天
师:让这嘹亮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
生:女娲补天
六、作业
(课件25出示)
1、摘抄课文中的生动的语句。
2、任选一题做做,下节课,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
⑴ 我喜欢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说一说。
⑵ 我敬佩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画一画。
⑶ 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写。
七、板书
女娲补天
谁?
为什么补天?
怎么补天? 天塌地裂 找 炼 补 五彩云霞
了不起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塌下、挣扎、熄灭、冶炼、金光四射”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4、体会女娲补天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神话故事经典人物。
2、引出女娲补天图进行介绍。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4、交流小结。
二、初读,检查生字
1、播放全文动画配乐范读。
2、看了这个动画片,你想说什么?交流。
3、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4、检查生字。重点正音“冶炼”,带读。
三、学习第一、二段,解决问题一
1、女娲为什么补天?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描写女娲为什么补天的有关语句。
2、指名答,交流:哪些语句在写女娲为什么补天?再出示文中句子。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天哪,太可怕了!”一起读出你们的.担心、焦急!把可怕的场景读出来。
3、我们再来看看灾难之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快速找出文中的句子。出示文中句子。再把加点的两个词读一读。
4、可是如今呢?大地上再没有?人们再也不能过着?只能?只能?
5、看到这些,女娲的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
6、女娲为了救人们,先做哪些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7、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8、过渡:人们是否真正脱离了危险?从哪里看出?女娲为了彻底拯救人们,决定怎么做?那她是怎么补天的呢?
四、学习第三、四段,解决问题二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和同桌讨论一下,女娲是怎么补天的。请在文中圈出这三个字“找——炼——补”。(在这些文字中加上一组表示顺序的词:先找五彩石——然后炼五彩石——最后补天空。)
2、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三段。
女娲找五彩石容易吗?(不容易)请你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把你认为找五彩石不容易的词句多读几遍,好好练练,能读出她的艰辛就更好了。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她找五彩石的不容易?
(1)指名读找五彩石不容易的句子。
(2)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
(3)体会感悟显屏词语。你为什么要突出这些词语?
(4)想象女娲找纯青石可能遇到的困难。
(5)再读句子。
3、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共几句话?哪些句子在写“炼石”?哪些句子在写“补天”?用圆圈圈出描写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2)交流,出示句子。
(3)这段写了“炼石”“补天”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
(4)还有喜欢别的部分吗?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5)谁来读描写女娲补天时的句子。
(6)女娲往上一泼,天空出现了什么变化?出示“金光四射”图
(7)太神奇了,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4、现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天边有什么出现?出示五彩云霞图片。
5、此时此刻,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五、回归整体,歌颂升华
这个神话故事展示了一个神奇的女娲,一个了不起的女娲。让我们记住——女娲补天
六、作业
1、推荐阅读《神话故事名篇导读》。
2、背诵和抄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轰隆隆、挣扎、冶炼”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练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4.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感受女娲美好品质,能向别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批注的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感受传统文化。
1.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诗词歌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都是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上课前,我们来一个知识抢答,看看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指哪四部?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是指哪四个?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是指哪四个?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考虑到这些知识抢答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事先出示图片,以做提示。)
2.师:除了上述四个神话故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3.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神话故事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神话故事与一般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二、揭题导入,升腾神奇的色彩。
1.揭题导入。(板书)女娲。你对女娲你了解哪些?(预设: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女娲造人,女娲是雷神和极乐国王的女儿生的,女娲哥哥是伏羲。等等。)再写“补天”。生活中,你见过补什么东西?(预设:补锅、补衣服、补轮胎、补课。等等)你见过补天吗?师总结:多么神奇呀!神话故事连题目都透着浓浓的神话色彩。
2.引导学生质疑,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有困难可以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
②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
三、检查朗读,初步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带出句子。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带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从一句话逐步精炼到四个字——天崩地裂或者天塌地陷。)
③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读完一段要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然后可以用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写在段落的旁边,这叫“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面几个自然段我们也尝试着练习一下。
2.检查生字带出段落。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熄灭 喷火 缺少 纯青石冶炼盆子
①指导学习“冶炼”。师:女娲把五彩石炼成什么?用什么炼的?冶炼一般指用火或其它方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指导书写“冶炼”。(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先认真看老师写一遍。请同学们也写一遍。)
②检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女娲都做了哪些事?
③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
3.出示五彩云霞图片,带出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这么能干,奖励大家欣赏一张图片。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④⑤
4.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概括、批注。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五个词语。现在你能用上这五个词说说女娲补天的前因后果吗?)
四、围绕“可怕”,读出情讲出味。
1.师:天地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天塌地陷,人们被洪水、大火围困的句子。(学生汇报)
出示: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师:轻轻地读一读这几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②读了这四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可怕、恐怖、难受、难过)
师:是啊,所以这四句话的前面说:天哪,太可怕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出感情,有个好方法就是学会想象,这四个句子,哪句话描写的情景最让你感到可怕,请你选择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等会儿请你用朗读表现出可怕。(学生自由朗读。)
师:这四句话都是围绕可怕来写的,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可怕的?(天、地、人)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朗读(略)。
③师: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④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可怕?(让学生先发表意见,略。)
2.用自己的话描述女娲补天之前“可怕”的情景。
① 师:你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这一幕可怕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吗?(学生自由说。)
②在学生说得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推出词语支持:天塌地裂山冈 熊熊大火 田野洪水 围困挣扎
③借助词语帮助讲述“可怕”。要求做到语句通顺有感情;有想象空间。
④学生准备。准备两分钟,轻声自言自语。
⑤讲述“可怕”,适当评价。
五、存疑结课,提出下节课学习任务。
师:多么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啊,多么丰富大胆的想象力。正因为这样,神话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女娲是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去补天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并将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六、作业超市。
1.课文中有一些生动的语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抄下来。
2.试着讲一讲整个故事。
3.阅读《中国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新课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不读qon)、冶(治)"等等。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一一"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板书:古代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一一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三、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
(1)女娲是谁呢?
(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
(3)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
(4)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四、学生探究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
(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
(2)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l|"标明起止。)
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3、反馈。
(1)教师提出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
(3)女娲见到别人受苦心里就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一个人总能为别人着想,总想着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种献身精神。课文哪一段写到女娲的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女娲对人们受灾受难同情的语调。学生练习读,齐读,教师适当指导。想想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一一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再分层次、分小组读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引导想象,引导体验女娲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经过,结果
天塌地裂,求雨灭火,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