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2025/10/15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学生的发展;注意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力争在县市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季节性任务和任务。

三,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心理和生理发育波动较大。男生爱动,喜欢篮球、足球等竞技运动。而女生则喜欢娱乐性的,灵活的,好玩的活动。从身体素质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柔韧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力气也弱,但是灵活。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薄弱,锻炼方法模糊,不知道如何合理锻炼。因此,本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各种教学内容,通过小组游戏提高凝聚力,以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教学进度

九月排队

10月《耐久跑》

11月体育锻炼与理论学习

12月中长跑专项训练

1月和2月检查分析

二月体能恢复训练

《武术操》年3月

4月《排球》基础技术理论学习

5月《篮球》基本功敏感练习

6月份测试分析

五、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教学

(2)准备每节课,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气氛;课前课后反思。

(3)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构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课间进行教学内容的对比和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氛围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尽量和学生一起玩,边玩边学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六、商务学习安排

(1)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写好论文。

不要忘记继续加强裁判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和练习比赛中多锻炼。

带好培训团队,向老教师学习,经常阅读相关培训书籍。

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可以制作简单的课件

多听课、评课、参与讨论,增加阅历。

七、评估工作安排

以平时的表现来评价。每个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好;一般;还应做出努力。

身体素质和技能:你对练习和学习的动作掌握得好吗

学习态度和行为:是否认真对待体育课,积极学习和锻炼。沟通合作精神: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与同龄人的关系,配合好。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2

一、本班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六年级有3个教学班,经过多年的教育和培养,极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积极参加各项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好,但也有些学生由于缺乏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差,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到困难较大。

2、学生的学习态度。

该班的学生学习态度总体是乐观的大部分的学生是积极的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锻炼,听从教师的按排,但部分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恰好是女生素质增长波动起伏或下降的阶段。女生由于月经初潮的到来,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给女生素质发展带来一些困难。

3、班中优生情况。

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体验集体活动能和个人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游戏中能够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4、班中后进生情况。

该班中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平时缺少锻炼,完成不了锻炼任务,又吃不了苦,从而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害怕或逃避体育课,也就谈不上学习兴趣,又认为,我不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也可以,也基本能满足学校开展的各种正常活动,因而往往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可有可无,这些现象造成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得不到普遍提高。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二)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三)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1、做好校领导与班主任和教师之间配合工作,顺利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2、做好常规工作,坚持常规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同步,保质保量地正常运行,严把备课,上课质量关。

3、成立校运动队及时开展体育训练活动。

4、组织好校运动队并进行常规训练以便迎接中心校运动会。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至日期计划进度

1、3月2日—3月8日

第1课时:1.投掷: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1千克);2.游戏:圈篮球。

第2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球操;2.投掷:双手上步前抛实心球。

第3课时:1.跳跃:蹲踞式跳远;2.技巧:组合动作。

2、3月9日—3月15日

第4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球操;2.投掷:单手推实心球(1千克)。

第5课时:1.投掷:上步投掷垒球;2.游戏:障碍赛跑。

第6课时:1.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2.选修内容,游戏:滚球接力。

3、3月16日—3月22日

第7课时:1.跳跃:蹲踞式跳远;2.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第8课时:1.投掷:助跑投掷垒球;2.游戏:截住空中球。

第9课时:1.投掷:助跑投掷垒球;2.游戏:端线篮球。

4、3月23日—3月29日

第10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球操;2.跳跃:蹲踞式跳远。

第11课时:1.投掷:投掷垒球考核;2.游戏:十字接力。

第12课时:1.投掷:投掷垒球考核;2.游戏:播种与收割。

5、3月30日—4月5日

第13课时:1.武术:组合拳(一);2.跳跃:蹲踞式跳远。

第14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球操;2.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第15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自我表现活动;2.跑:30米障碍跑。

6、4月6日—4月12日

第16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一);2.支撑跳跃:跳上成跪撑—跪跳下。

第17课时:1.支撑跳跃:跳上成跪撑—跪跳下(横放器械);2.跑:30米障碍跑。

第18课时:1.支撑跳跃:跳上成跪撑—跪跳下;2.跑:30米障碍跑。

7、4月13日—4月19日

第19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一)①-④;2.选修—支撑跳跃

第20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一)⑤-⑥;2.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山羊)。

第21课时:1.选修内容—武术:组合动作(一)⑤-⑥;2.游戏:冲过火力网。

8、4月20日—4月26日

第22课时:1.支撑跳跃:分腿腾越(山羊);2.跑:耐久跑。

第23课时:1.小排球:跨一步垫球;2.跑:4分钟定时跑。

第24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一)⑦;2.小排球:跨一步垫球。钟定时跑。

9、4月27日—5月3日

第25课时:1.跑:400米耐久跑(考核);2.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第26课时:1.:跑:400米耐久跑(考核);2.选修—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第27课时:1.小排球:跨一步垫球;2.游戏:跳绳接力跑。

10、5月4日—5月10日

第28课时:1.卫生保健;2.室内活动:负重操4~6节。

第29课时1.体育常识:排球; 2.室内活动:掰手腕。

第30课时1.养生之道:腭要常抵齿要常叩;2.室内活动:猜拳写字。

11、5月11日—5月17日

第31课时:1.卫生保健:脊柱的异常弯曲与防治;2.室内活动:吹球入碗。

第32课时:1.卫生保健:怎样才算身体好;2.室内活动:仰卧蹬车轮。

第33课时:1、跑:蹲距式起跑;2、小篮球:原地运球。

12、5月18日—5月24日

第34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三):上步搂手马步击掌; 2.投掷:实心球。

第35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绳操1—3节; 2.跑:蹲距式起跑。

第36课时:1.跑:50米快速跑2.游戏:冲过火力网。

13、5月25日—5月31日

第37课时:跳跃:蹲距式跳远(起跳区宽30-35厘米)

第38课时:1.韵律绳操4—6节; 2.投掷:双手上步向前抛实心球。

第39课时:21.武术:组合动作(三); 2.跳远:蹲距式跳远。

14、6月1日—6月7日

第40课时:1.跳跃:蹲距式跳远; 2.小篮球:原地运球。

第41课时:2.韵律绳操7—9节; 2.投掷:原地侧向投掷“管状物”。

第42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三); 2.投掷:原地侧向投掷“绳结”。

15、6月8日—6月14日

第43课时:1.跳跃:蹲距式跳远; 2.游戏:两垒球。

第44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韵律绳操; 2.跳跃:蹲距式跳远。

第45课时技巧:1.前滚翻、后滚翻; 2.投掷:原地侧向投掷垒球。

16、6月15日—6月21日

第46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三); 2.跳跃:蹲距式跳远。

第47课时:1.跳跃:蹲踞式跳远(考核); 2.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第48课时:1.跳跃:蹲踞式跳远(考核);2.小篮球:原地胸前传、接球。

17、6月22日—6月28日

第49课时:1.武术:组合动作(三)复习、考核;2.游戏:合力。

第50课时:1.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2.武术:组合动作(四)。

第51课时:1.韵律活动和舞蹈; 2.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

18、6月29日—7月5日

第52课时:1.技巧: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2.游戏:两垒球。

第53课时:1.跑:耐久跑(考核); 2.小篮球:原地单手肩上传球。

第54课时:1.本学期体育课总结 2.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教育改革“61”战略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让每一个生命发光”的办学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加体育中考,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二、课程标准对本学期教学的要求

1、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制定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

2.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3.培养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有一两项自己擅长的运动。

6.基本掌握中考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达到熟练度。

三、学习目标:

1.掌握本年级所选项目的规定动作,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熟悉

4.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运动继续发展敏感度、速度、有氧耐力,了解营养需求和选择对健康的影响。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5.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身心关系,逐步掌握设定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的方法,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克服困难的活动。

6.加强学生交流,在体育活动中树立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对比赛和表演进行评论。

第四,学术条件分析:

这学期教八年级三个班,每个班60人左右。男生和女生差距很大。平行班男生多,英语实验班女生多,但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没有运动技能障碍。学生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的硬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较差;敏感性、协调性等软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展不平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力量差,这类教材要多加注意。腰背腹的力量需要大大提高,这是体育锻炼成败的关键。

V.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传授身体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教材包括: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球类:篮球、乒乓球;健身运动。

教材重点:跑的快;站着跳在跳;投掷中的实拍和推铅球技术;

教材难点:曲线跑和呼吸调解;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运动中的人球结合。

不及物动词具体措施

1、及时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体育环境。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和竞赛的动态作用,允许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改变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进取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安排

1周;常规课堂教育,体能恢复项目练习。

2-3周:复习校本练习和选修项目练习。

4周:篮球和体能训练。

5周:快跑,篮球。

6周:篮球,上肢力量练习,沙袋。

7周:跳跃和技巧。

8周:排球和投掷。

9周:期中考试

10周:跳绳和篮球。

11周:跳跃和耐力训练。

12周:球类运动和可选项目。

13周:技能和可选项目。

14周:快速跑步和高质量训练。

15周:排球和自选项目。

16周:质量实践和可选项目。

17周:排球和自选项目

18周:最终测试

八、弥补差距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做好体育课的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训练和弥补差异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减少t

1.成立兴趣小组,学习内容以球类和田径项目为主,重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培养兴趣和学习打乒乓球,尊重个性,保护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

2.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在模拟或真实的体育比赛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

3.突出实践:注重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

4.知识结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交叉整合,启发学生的新思维,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

5.加强课外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学生的发展;注意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二、工作目标

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力争在县市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季节性任务和任务。

三,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期,心理和生理发育波动较大。男生爱动,喜欢篮球、足球等竞技运动。而女生则喜欢娱乐性的,灵活的,好玩的活动。从身体素质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柔韧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力气也弱,但是灵活。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薄弱,锻炼方法模糊,不知道如何合理锻炼。因此,本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各种教学内容,通过小组游戏提高凝聚力,以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教学进度

九月排队

10月《耐久跑》

11月体育锻炼与理论学习

12月中长跑专项训练

1月和2月检查分析

二月体能恢复训练

《武术操》年3月

4月《排球》基础技术理论学习

5月《篮球》基本功敏感练习

6月份测试分析

V.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展教学

2准备每节课,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气氛;课前课后反思。

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构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课间进行教学内容的对比和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氛围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游戏贯穿整个课堂,尽量和学生一起玩,边玩边学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不及物动词商务学习安排

(1)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写好论文。

不要忘记继续加强裁判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和练习比赛中多锻炼。

带好培训团队,向老教师学习,经常阅读相关培训书籍。

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可以制作简单的课件

多听课、评课、参与讨论,增加阅历。

七.评估工作安排

以平时的表现来评价。每个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好;一般;还应做出努力。

身体素质和技能:你对练习和学习的动作掌握得好吗

学习态度和行为:是否认真对待体育课,积极学习和锻炼。沟通合作精神: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与同龄人的关系,配合好。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广泛性的体育活动和小型竞赛活动;发扬科学精神,开展科学探究;注意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益。为培养德智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优等生:

1、身体素质好。

2、练习的积极性高。

3、学习的积极性高。

差生:

1、身体素质差。

2、不爱运动。

3、体质较弱。

4、身体上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对不同个性、兴趣、爱好、认识能力、发育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

3、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

4、力求在教与学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掌握提高运动方法,增强体质的即时性的显性目标,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的隐性目标相结合。

5、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堂常规和安全教育。

6,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八年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之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课堂表现欲较强,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但还不够稳定;女生积极性不高,甚至课堂出现退缩行为,练习的自觉性较差。五个班级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尖子生,他们愿意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比赛和体育游戏,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善于接受新动作和新技术。学生处于长身体时期,他们不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极高,而且兴趣广泛,尤其是乒乓球、篮球和排球球,对体育常识也有一定的积累,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平时课堂上的求知欲强,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独立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个别学生的自制能力不理想,对于一些基本跑、跳练习表现为不积极,学习习惯和态度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身体力量,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叙述的身体生长发育。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树立起讲卫生、讲健康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体育知识的仿佛,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及时采用对抗性、竞争性的游戏,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对抗能力,也能起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课堂上会认真、积极的学生新的教学内容,另外,在体育课堂上采取学生自主性的分组比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有很大提高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比赛,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敢于在所有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2、因材施教。有些班级的学生的确存在着个别差异,特别是男女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是无法比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适时采用分组学习和练习,对动作的难度进行分类和分组,这样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而且可以起到增强学生的自信欣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快乐,体会体育的意义。

八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学生健康标准》。创建“主动参与、强身健体”的健身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的一学年开始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使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开展得有条有理,使学生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所进展,为此拟定了本学年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初二年级现有三个班,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五十人左右。除有2名不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外,其余学生都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

2、技能情况: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速度、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体育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

三、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体育阶段,培养的目标。中学体育教材,以及我校体育器材,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保健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巧。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顽强,拼搏、自觉遵守运动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五、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尝试“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抓好班级的田径运动员,为本学期开好运动会做好准备。

3、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与班进行,篮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4、写课后反思,心得,总结等理论。

5、进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

六、具体安排:

1、抓好全班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2、抓好基本技术(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等)。

3、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的团体。

4、对差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关心,交流和谈心。鼓励,大家都来关心的方式。激励他学习。充分激发他向上的欲望。

5、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七、教学措施:

1、逐步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2、要用体育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遵守纪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