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
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除了它,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第1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第2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第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2.人民币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师:我们知道了1元=10角,有谁知道1角可以换多少分呢?(学生思考后汇报)板书:1角=10分。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 )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2)1张1元能换( )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1张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先想好怎么换?再拿出你的2号学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摆一摆,最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的?
(师巡视,生活动。)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会填。
2.我会选。
3.我会分。
4.生活购物——买文具,学生说说自己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可以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展示。
七、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参加刮一刮活动,巩固本课知识。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55页1、3、4题。
2.到超市去买一件文具,学习使用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设计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会新知。
1、猜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复习课正式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有关人民币的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活动灵活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认一认、换一换、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单位间的进率和简单的计算进行系统的复习,加深印象。
3、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解决人民币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复习课开始之前先来猜一则谜语。(课件出示)
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纸、买玩具,哪样都要用到它。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钱。
师:我们用的钱又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导入复习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复习整理
1、复习人民币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1)呈现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②从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①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②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元、角、分。
③这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复习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币值的大小比较。
(1)创设情境:文具店的货架上摆着一本日记本3元4角,一块橡皮5角8分。
(2)提出问题:3元4角=( )角。
①指名汇报。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师生共同小结:因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④练习:5角8分=( )分。先让同桌间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3)47角=( )元( )角,76分=( )角( )分。
①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教师加以引导,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满1元,所以47角=(4)元(7)角。
②练习:76分=( )角( )分。
(4)比较大小。
①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理由。
②10元○97角。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 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 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 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 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要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用权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关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解、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以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1)纸币。
(2)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教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来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
学生能接材料分为纸币,硬币,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表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是1角”
师:板书: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
(板书: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 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 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小明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的钱包里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的。”
师:“谁可以帮助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一元。师: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成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三、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1、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请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
生2:买文具
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各取8角钱。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