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飘》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飘》读后感 篇1
刚开始读《飘》,竟有一种如何都不想看下去的冲动,受不了思嘉的自私,虚荣的小女儿心思。但到了后来,我渐渐喜欢上那个过于骄傲,叛逆却坚强,乐观的女孩子。
她是有骄傲的资本的,出身富足,美丽动人,而正是那些一帆风顺,养成了她那样的虚荣,自负,她可以吸引所有男孩子的注意,理所应当,她所爱的艾希礼也一定属于他,可那是霸道的占有欲,不是爱。为了报复,她抢先嫁给查理,她早已被自己的嫉妒蒙蔽了心。
思嘉的大半生是被爱和嫉妒所迷惑的。因为迷惑而做了很多错事。直到最后她才发现,原来她一直钟爱,疯狂迷恋的艾希礼并不爱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优秀。其实她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自己内心的一个完美形象。艾希礼越是拒绝她,她心中的那个形象就越完善,而恰恰因为她错误的迷恋,才使她错了身边真正的幸福。当她终于选择回头,白瑞德却早已抽身离去。
也许这就是现实,思嘉在心中描画一个完美的艾希礼,却没有注意到真正的白马王子,一个英俊,富足,执着爱着思嘉的白马王子,一个只有思嘉看不到他的好的优秀男子。
我喜欢这本书,是,当白瑞德最终被思嘉伤透了心,选择离开;当思嘉最终变得成熟,知道爱的'真谛,她没有灰心放弃,她还是那个坚强乐观的思嘉。“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我相信,最后的结局一定幸福美满,如果许多人对爱情都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许多爱情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如果许多人对生活也能有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那么不管我们遇到怎样的挫折,新的一天总会充满希望。
《飘》读后感 篇2
战争还在继续,北佬也快打到亚特兰大的西北方向。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我知道亚特兰大人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紧张。
皮特姑妈把家里的所有母鸡吃光了,只剩下了一只公鸡。这只公鸡不知怎的早上也不啼叫了,有可能是老的原因吧!想着等它老死之前把它吃掉吧,还想着把她的朋友们叫过来一起吃,好几天没有聚聚了。而媚兰却不大愿意了,因为,她已经好久没出门了。见人也就很陌生了。况且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在相聚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白瑞德腋下夹着一盒夹心糖,推开大门走了进来。可是皮特姑妈也不能把他赶走吧!见他态度挺好,就让他坐下了。不过,还是惹出了争端。思佳对他的印象很不好,所以现在对他本人的做法也没有很好的评价。不过媚兰对他的感觉就不同了,因为白瑞德曾经帮过媚兰的忙,还打听过她的.丈夫——艾希礼的下落。
随着战争的到来,残酷的现象也相继出现。不仅兵力不足,而且伤员还在不断的增加。在医院做义工的思嘉也就更不耐烦了。不仅那些伤员很没有吸引力,而且对那些伤员不感兴趣。不仅如此,那些伤员身上的伤痕,血肉模糊的伤疤很让她感到恶心。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这些伤员整天张口闭口满脑子想的都是战争。当然,思嘉对战争并不感兴趣。也因为种种令思嘉烦恼的原因,让她偷摸的跑出医院,碰巧看到了白瑞德。并以命令的口气让他带着她去兜风。白瑞德搀扶着思嘉上车时,白瑞德的肉体攻击到了思嘉的心灵。白瑞德不像医院里的那些肮脏的伤员一样,她穿的好,吃的好,也没有缺胳膊少腿,因此思嘉被他深深的迷醉,迷醉在他的身体,他的内心,他的灵魂。
《飘》读后感 篇3
《飘》,是我最喜爱的书。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对于斯佳丽这个人物,我的感觉是矛盾的,是讨厌却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她一生中爱了两个男人,而她却没一个是了解的。如果她了解阿希礼,那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瑞特,那她就不会失去他。
对于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对土地的执著,佩服她能在那种环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干活,佩服她能不顾社会上的言论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我喜欢斯佳丽像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异常执著,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却不屑一顾。一面在拼命让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断地把幸福推离,把爱人推向深渊。斯佳丽是个矛盾体,可又有谁不是矛盾体呢?
《飘》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就是瑞特。他勇敢、执著,他能那么深地爱着斯佳丽十几年不变。他说过,再永恒的爱也会有磨光的时候,而他的爱,是被斯佳丽愚蠢的固执磨光的。当他女儿离开他时,他的'心,再也回不来了。他说过,他从来没有那个耐心把剪碎的裤子缝好,再告诉自己这就和新的一样,自欺欺人罢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缝,再也不是原来那条了。
瑞特是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却仍和旧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可以在乱世找到自己的处身之道,他对国家有热情,即使他明知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了军。他爱斯佳丽,但他更了解斯佳丽,所以他从不说,只是通过行动表达,而斯佳丽却从来不想去了解他。最后,他绝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没有勇气再去尝试,他累了。
《飘》绝对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书,文字优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虽然其中由于作者的主观因素,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并不客观和全面,但以文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部绝世佳作,值得一看。
《飘》读后感 篇4
一本好书犹如一杯暖茶,滋润我们的心田;一本好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一本好书犹如一艘小船,带领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飘》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好书,读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她此生惟一的作品。这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小姐斯嘉丽的爱恨情仇,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旧日熟悉的一切都一去不返……它既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宏大历史画卷。
小说主人公斯嘉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是那么坚强,对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勇于面对一切困难。面对家园被毁、亲人离世的灾难,她从没有抱怨过,而是坚强地从变迁的阵痛中站起来,努力去面对新的生活,带领家人战胜饥饿,重建家园。她虽然有些冷酷自私,爱慕虚荣,但她身上那股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依旧会永存于人们的脑海中。《飘》中的其他人物也都那么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看书的时候,有时甚至感觉能听见他们的心跳。温柔善良的玫兰妮,深沉执着的`白瑞德……每一个人物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玛格丽特真是把这本书里的人物写活了!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起了一篇最近刚看过的文章:有两个患了癌症的病人,第一个人觉得生活再也没有任何希望,就放弃了治疗,不久便一命呜呼;第二个人却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积极治疗,十多年后仍健康地活着。是啊,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就像斯嘉丽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一路虽然可能会经历坎坎坷坷,但最终,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让我们携起手来,像斯嘉丽学习,做一个永不放弃,独立坚强的好孩子吧!
《飘》读后感 篇5
美国米切尔撰写的小说《飘》看完后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战火不息的年代,深情是一桩悲剧,出生贵族家庭无忧无虑的少女思嘉倾慕艾希礼久久不能忘怀,可当艾希礼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媚兰共度余生后,任性赌气的思嘉游戏人生使自己变成了寡妇。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情感,战争等自己想不到的事情后,无助的思嘉从一个小女人变成了坚强的女强人。精力饱满,经得起世事刁难。期间白瑞德这个用尽心思爱着思嘉的男人,用笑声把她从恐惧中解脱出来,给过她无数的安慰,在思嘉最需要钱的时候给予帮助。可是好的感情一定要谈钱,否则女人的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感情里这一点最伤人,思嘉为了生活为了自己心里一直装着的那个人,对白瑞德的爱视为理所当然,思嘉的冷酷无情只有白瑞德懂得和包容,全身心的为她付出,可是爱一个人那么难,失去却如此简单,当最后思嘉的举动造就了白瑞德负气离家出走,再也不对她笑了,也不会再来安慰她,两个人开始无话可说。思嘉觉得是孤单的,除了媚兰之外没有一个人是她可以倾诉的对象,媚兰也一直在鼓励着,包容着她。媚兰的去世也彻底让思嘉清楚了自己最爱的人是谁。
思嘉失掉了自己真正的爱情,痛苦万分,但她相信白瑞德会重新回到她身边,依然对明天充满信心。这种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让她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不管怎样,过去的都将成为过去,明天依然美好。
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媚兰的大度,白瑞德的宠爱,思嘉的'痛苦,都那样鲜活的呈现出来,爱的人不珍惜等失去了是何等的痛苦,不值得爱的人又会影响你的一生的幸福。本该珍惜的时候不珍惜,该把握的时候松开手,消逝殆尽的爱,早已回不来。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一直不变的,善良同样需要条件。这是人性。一个真正的绅士,来自于内心并不只是外表。只可惜思嘉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物是人非了。
告诫自己,不要做思嘉,不要丢了真爱自己的人。
《飘》读后感 篇6
偶然间,在书店遇见了《飘》,捧起它,细细品味着,突然间发现自己喜欢斯佳丽的勇敢坚强,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但我更爱玫兰妮的外柔内刚。
我佩服玫兰妮,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德。正如瑞特说的,她是他所见过的少数贵夫人中的一个。她是坚强的,爱国的,她用她的心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她丈夫打仗时,她在后方默默守候,做她力所能及的事;当北佬打进城,而她又快要临盆时,她依然镇定;当她身体虚弱而又没人下地干活,要没饭吃时,她又和斯嘉丽一样,放下过去所受的教育及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当她看到斯嘉丽杀了一个北佬时,她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帮着掩埋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战争终于结束,她痛恨的北佬士兵来到她门前要求照顾,而自己也没有过多粮食时,她还是尽她所能地帮助他们,因为她希望在远方也有一个好心的北佬女人,给她正在回家的丈夫阿希礼一口水喝,一口饭吃。
如此一位坚强的.女性,却又是如此的温柔,善解人意。她执著地相信斯嘉丽和阿希礼,即使有人亲眼看见他们温情的拥抱着,她还是执著地相信他们,保护斯嘉丽。她明知自己的身体无法再承受生育的痛苦,却执著地要再为阿希礼生个孩子,最终离开了她爱了一辈子的亲人们。
玫兰妮真的是太伟大了,看到她,我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女性,她们也是如此的善良,任劳任怨,相夫教子,然后默默无名地老去,死去。
我想这样的玫兰妮可以被美国《人物》周刊评为“世界最美的50名女人”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