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2025/10/27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农村孩子对于各种安全标志认识很浅,甚至有些孩子只认识红绿灯、注意危险、注意防火等简单的安全标志,对于其他一概茫然,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任何事物对于他们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这节课就让孩子认识生活中各种标志,并在游戏中认识它,理解各种标志所代表的意图,从而提高幼儿自我的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认识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使幼儿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4、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2、幼儿准备的一些安全标记、分类表格。

3、课件。

【重难点分析】

重点:教幼儿认识部分安全标志,掌握其含义,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难点: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较好的处理突发事件,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1、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其作用。

教师出示若干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你们认识这些安全标志吗?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些标记告诉我们什么?

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2、学习按照不同特征进行标记分类

引导幼儿从图案、颜色、形状、意义等方面加以比较,区别三种性质的标志。

那么多的标志,我们怎么能方便把它们都记住呢?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的颜色、形状一样吗?如果请你给它们分分类,你觉得应该怎样分?

出示分类表格,请幼儿自由分类。

(1)按照形状的不同。

(2)按照颜色的不同。

(3)按照肯定与否定的'不同。

总结:小朋友分的真棒,标志通常分为三类,黄色的三角形标志,是提醒或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标志”;蓝色或绿色的标志,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通常叫做“提示标志”;红色标志上有一斜杠,禁止我们坐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标志”。

评析:通过分类来加深幼儿对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通过他们自己的分,到幼儿自己对同伴的评价。层层递进,不断明确,进一步了解安全标记的含义。

3、通过游戏演练,从中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寻找标志宝宝

出示不同场景,并在场景中设置对或错的交通标志,请幼儿找出,并说明为什么错,应该设置什么交通标志。

标志宝宝配对

每一名小朋友背后贴有相应的标志宝宝,要求按正确的分类,找到自己的伙伴,并说出为什么是好伙伴。

4、小组制作标记。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也可以制作一些安全标记,如厨房、活动室、玩具区、种植区等地方可以制作什么标记,并做一做。

(评析:最后请幼儿制作设计标志,使首尾呼应。使活动效果在这里凸现出来。)

活动结束。

1、活动讲评。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不但认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了解了它们的作用,还学会了运用,希望你们从小就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的孩子。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请幼儿根据手中标志的意义寻找适当的位置粘贴。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安全图片;油画棒,暑假安全警示语;《暑假安全》手册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

4、出示《暑假安全寄语》,使幼儿了解更多安全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学还自我保护。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贴上笑脸,错的图片贴上哭脸。

五、延伸活动:

发给每个幼儿一本《暑假安全》手册,要求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做手册中的作业,并带领幼儿去游泳、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与生活经验。

活动评价:

1、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很多幼儿都说要去游泳。看来,孩子们对水的喜爱非常之深。

2、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很多,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3、小部分幼儿的普通话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弱,要加强做好家长的工作,要求家长在家要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帮助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火警电话119

饭后散步活动时,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我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怎么知道着火了?”我们的交谈吸引了其他幼儿,有的幼儿呈现紧张表情,有的幼儿紧张大叫(这说明幼儿已有初步的自护的意识)。为保护幼儿这意识,并在随机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来和幼儿聊了起来:“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儿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

这说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还是有效的。

(2)实际联系不够,需要在随机教育中加以强化,做到不但有意识,还能助帮幼儿形成自护能力,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头写了大大的119,并告诉幼儿:这是火警电话119。你们还小,当有火灾时,你们要赶快离开,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处

我便带幼儿去观察火源,让幼儿略知火有好处,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幼儿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

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危害吗?”幼儿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已经明白这种火的意义。

三、进一步感知玩火所带来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我趁势带他们来到此处观察,“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幼儿明白随意玩火的危害。

回来的路上,还讲了一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助下这场火才被扑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知道如何自护。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优先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期的孩子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差。教会幼儿教师如何正确保护自己,是幼儿园教师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任务。根据《幼儿安全》第九章“公共安全”的内容,设计了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咪咪在公共安全中的奇遇”。整个活动以咪咪这个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为主角,以咪咪的冒险经历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

认知:通过公共安全的事例,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情感:关爱生命,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活动焦点

通过公共安全事例,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度

能够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媒体演示、提问启发、游戏。

要准备的活动

1.多媒体课件《独自在家被打扰》和《在超市被绑架》

2.神秘盒子;各种行为的几张卡;一些儿童操作卡。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为听觉刺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观看动画、引发思考、突出重点——辨别判断、积累拓展、突破难点——促进实践、升华主题四个环节。

第一,听觉刺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播放“丁咚”门铃声音。

(2)老师用好奇的语气问:“听,这是什么声音?”

(3)幼儿猜一猜,答一答。

(设计意图:通过门铃声音的刺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一定的空的`猜测,使活动具有神秘感,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看动画,引发思考,突出重点。

1.播放咪咪历险记动画(1)《独自在家被打扰》

(1)老师:咪咪认识那个叔叔吗?那个大叔是怎么骗咪咪的?如果咪咪被骗了会怎么样?

(2)孩子可以自由讨论。

(3)老师总结:我们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敲门引诱我们,一定不要上当。我们可以打110叫警察叔叔来帮我们。

2.播放动画(2)咪咪的冒险,“在超市迷路被绑架”

(1)老师:为什么咪咪和妈妈走散了?咪咪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2)孩子可以自由讨论。

(3)老师总结:和大人走散,遇到坏人搭讪,要大声呼救。

(设计意图:以动画课件的形式,让孩子直观感受,并通过咪咪冒险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遇到危险时要呼救并拨打“110”)

第三,区分判断,积累拓展,突破难点。

1.咪咪测试。

咪咪:我发现看冒险的时候,大家都学到了很多技能。现在,我要测试你,看看你画的卡片上的这些行为是否正确。

(1)把孩子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若干张各种行为的卡片。画完卡片后,让孩子们仔细思考,看看卡片上的行为是否正确。把对的贴在裁判咪咪的笑脸栏,错的贴在裁判咪咪的哭脸栏。

(2)老师:咪咪为什么会笑?咪咪为什么在哭?

(3)孩子自由回答。

(4)老师总结:咪咪笑是因为卡片上小朋友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要向他学习。咪咪哭是因为卡上小朋友的行为不对,很危险。

2.咪咪传授独门绝技。

(1)咪咪:你很有技巧,但是生活中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危险。别担心,我这里有一招。只要记住下面这首儿歌。

(2)儿童学习童谣:

孩子们,请注意,牢记安全事项。

陌生人,在门外。不,不要开门。

遇到坏人就跑。大喊,不要害怕。

高压线,不要动,触电就出事了。

一个小小的井盖,不踩上去,一翻就吃人。

万一发生火灾,要保持镇静。先逃跑,再报警。

小裤衩,藏在里面,别掀,别碰。

孩子,讲安全,保安全最重要。

(设计意图:整个环节以游戏为基础,其中运营活动以咪咕大测游戏的形式进行,将活动内容内化为学以致用。此外,咪咪独特的童谣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还让孩子们知道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从而突破难关。)

第四,用大大小小,实际经验升华主题。

(1)咪咪:小班的弟弟妹妹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差。作为中产阶级的兄弟姐妹,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2)让孩子带上自己的卡片到小班教室开展以大带小的活动,在以大带小的活动氛围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设计意图:大胆尝试“以大带小”的混龄教育,从而打破孩子的年龄限制,升华安全教育的主题,让安全教育事半功倍。)

延伸

(1)本次活动结束后,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还会组织孩子们大胆讨论,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其他危险时,该怎么办。并一起装饰“如何保护自己”的主题墙,让孩子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2)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上课,让家长参与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家园合作,使幼儿园和家庭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活动预测和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不仅用自己亲切的形象和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利用音频、flash课件和图片,以咪咪这个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为主角,以咪咪的冒险经历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整个教学过程多元、递进、环环相扣,既增强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让孩子知道遇到危险时如何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活动中师生平等,气氛轻松,学习愉快,教学成果喜人。总的来说,本次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大胆采用混龄教育,打破了儿童的年龄限制,更好地贯彻了《指南》和《纲要》的思想。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里的恶作剧~知道恶作剧给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

2、自觉做到不搞恶作剧~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敢于制止别人搞恶作剧。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恶作剧~以及恶作剧造成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知识引入

师:学校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和玩耍是那么快乐

的。可是在这个校园里还是会发生- -些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情。谁能告诉老师~有

什么事情让你很不愉快啊,生1:有:坐在位置上的.时候~站起来别人把我的凳子给拿走~害我摔倒~很不愉快。

生2:有人用脚绊了我。生3:别人在我要用笔的时候拿走了。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四个故事~谁能来讲第- -个故事,生讲第一一个故事。

师:那么谁能用第一人称我来讲第二、第三、第四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师介绍恶作剧和开玩笑的区别。

二、知识深入师:你们觉得恶作剧会带来哪些后果,师:~如果在别人的耳边大声叫~会发生什么事情,生:别人有可能以后会耳聋~因为叫的太大声。

师:第二个是什么故事,造成什么后果,学生回答。师引导孩子讲剩下的几个故事。师: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们会怎么来做啊,生回答。

三、故事结束。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 -下恶作剧的后果有多严重~-起来听- -下这些真实的故事吧。引导学生知道恶作剧的严重后果。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燃放烟花炮竹有危险性,了解安全放炮的常识

2、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鞭炮炸伤事故照片3张。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小朋友,过新年时你有没有放鞭炮?你喜欢放鞭炮吗?为什么?

2教师:烟花爆竹在夜空下绽放,非常美丽,而且过年时放鞭炮也非常热闹,但燃放烟花炮竹也有一些要求你知道吗?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指导幼儿了解安全放炮的常识。

1、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书中不安全因素。

教师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这样做安全吗?

幼儿讨论:为什么这样做不安全?应该怎样做?

2、教师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幼儿了解如何安全放爆竹。

教师:小朋友刚才说了很多放炮时的注意事项,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用书p2)

教师提问:在什么样的地点燃放炮竹比较安全?所有的炮竹都适合小朋友们燃放吗?

教师小结:放鞭炮时首先要选择空旷的场地,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另外必须有大人的陪同,不能自己放鞭炮,还要选择适合小朋友放的小型鞭炮,燃放时小朋友要站在远处,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三、教师出示燃放鞭炮事故照片,使幼儿了解不注意安全的.危害。

1、教师:有些小朋友,在燃放炮竹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很悲惨的事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说一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教师:小朋友的手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自己去点燃炮竹会怎样?如果爸爸点燃后炮竹没有响,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放鞭炮时要选择空旷的场地,不能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小朋友必须有大人陪同,不能自己放鞭炮。燃放时小朋友要站在远处,并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四、游戏:放鞭炮。

教师:小朋友,放鞭炮很危险,我们尽量不去做。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放鞭炮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幼儿拉成圆圈,教师站中央,一起说儿歌:闹元宵,放鞭炮,放炮喽!老师做点燃炮竹状,幼儿同时发出“呲……咚”的声音然后蹲下。老师抓蹲下晚幼儿。(也可请一位小朋友做点炮人)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美丽的烟花我来画。

请幼儿自由创作绘画“美丽的烟花”,并展示在教室或者幼儿作品栏中。

环境创设:

设立安全角,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更多的放鞭炮时的注意事项并贴在安全角中。

家园共育:

烟花炮竹不适合幼儿,尽量不带幼儿去燃放,更不要把烟花炮竹带到家中,成为安全隐患。

幼儿园在园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有关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穿短袖、短裤了?

师: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有些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有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老师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出示课件)

2、防溺水教育师: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3、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4、小结通过这个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