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宝贝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宝贝宝贝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1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周国平
今天,无意间看到周国平的《宝贝,宝贝》一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书没多大的兴趣。可是,我看了简介,我对这本书突然兴趣浓厚起来。越读越精彩。这本书中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没有波谲云诡的争斗,没有生离死别的场面,只有日常生活的琐屑小事。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温情。
我非常敬佩周国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啾啾的教育方法,其实,他的方法没什么特别,就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理解他,考虑孩子的感受。我想,这几点,中国的家长们是很难做到的,什么尊重,什么理解,完全抛在脑后。可周国平却做到了,我想他不是拥有非凡的思想,而是真正地把啾啾当作和自己同辈的人相处。但是,在尊重,理解的途中,也丝毫没有溺爱,他只是顺着孩子的天性,与孩子交流,跨越代沟。周国平老师是哲学家,他懂得做人,教人,更懂人。
啾啾,是周国平的第二个女儿,他第一个女儿妞妞一岁半就离开了人世,这使他万般痛心,在痛与爱的.交叉线上,他为自己第二个女儿写下了一本《宝贝,宝贝》。这中,让我印象最深,记忆犹新的就是第三章《爱智的起点》。这是啾啾学习钢琴曲折的故事啾啾刚开始学琴的那段时间,她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还经常受到表扬。可是一年半之后,她就开始厌烦了。她的老师没有让她放弃,但也没有强迫她继续学,而是改成不定期上课,什么时候想上课再上。这样,啾啾又开始喜欢上钢琴了。而且,啾啾的爸爸妈妈没给她报考级,因为他们认为不参加考级,学琴才能轻松自由,才会真正进入音乐的境界里,我想,这样学习任何事情都可以成功。
读完此书,心中不禁有一些疑问:快乐是否与年龄成负相关关系?啾啾经常笑,弄得我也哈哈大笑。人长大了,是否就不会笑?婴儿的笑是如此纯真,如一泓清泉,洗涤我们心灵的污垢,让我们的笑容挣脱出功利的樊笼、无奈的束缚、压力的枷锁。
我给此书做了一个总结:爱,其实很简单。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2
放假了,带女儿去书城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周国平的《宝贝宝贝》。
《宝贝宝贝》这本书主要是周国平记录了和女儿平时生活的一些片段。我没有仔细看,主要是想让女儿看看,让她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做父母的不易。女儿刚开始不愿意看,在我的多次”诱导“下,勉强看了起来。
”妈妈,你来看这一段。“女儿看了一部分后说。”为什么让我看?“”你看了就知道了。“没办法我也看了起来。这部分是说周国平的女儿啾啾学习钢琴的故事。啾啾刚开始学琴的那段时间,她对钢琴有浓厚的兴趣,还经常受到表扬。可是一年半之后,她就开始厌烦了。她的父母没有让她放弃,但也没有强迫她继续学,而是改成不定期上课,什么时候想上课再上。这样,啾啾又开始喜欢上钢琴了。看完这一段我明白了,她是想让我跟啾啾父母学习。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二胡,兴趣一直不是很浓,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我的督促下还是能完成的。最近不知怎么了,跟我说不想学了,这可不行,在我的高压政策下,每天多少还练一些。她让我学习啾啾父母,是想让我给她学二胡的自由,不要逼她。我跟女儿说了我的想法,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女儿的”引导“下,我认真读了《宝贝宝贝》,我非常敬佩周国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啾啾的教育方法,其实,他的方法没什么特别,就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理解他,考虑孩子的感受。他特别投入地陪女儿玩,玩她想象中的游戏,玩过家家,真正地把啾啾当作和自己同辈的人相处。但是,在尊重,理解的途中,也丝毫没有溺爱,他只是顺着孩子的天性,与孩子交流,跨越代沟。
回想自己对待孩子的点点滴滴,真的感觉很失败,对孩子没有耐心、宽容心,总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批评说教的多,表扬鼓励的少,致使女儿现在对做任何事都缺少自信心。在心里面也说过自己,但总也改不了。现在看了《宝贝宝贝》,下定决心要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法。
我和女儿进行了一次平等谈话,我了解了她不想练二胡的原因,无聊、不好听、天天重复……我告诉她:学习二胡,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是培养我们的音乐素养,提高我们的内在修养,只是成为一种爱好。我和女儿商量好,她想什么时间练就什么时间练,每天练多长时间她决定,只要能学会就可以。尊重了女儿的意见,她也不再要求什么,每天坚持练习。
《宝贝宝贝》不仅让孩子了解了父母的辛苦,也让我这个妈妈认识了很多很多……我会和孩子一起进步!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3
《宝贝,宝贝》描写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作家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之后,记录了女儿在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
这是作家周国平继《妞妞》之后,奉献的又一部亲情力作。经历了13年前丧女的悲恸再为人父,周国平对亲情、教育有了更深沉的思考和体悟。孩子在成长中对于生命、人乃至世界有很多疑问,他在此书中告诉我们如何用亲子之爱慰藉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引导孩子成为善良、懂爱、富有、最好的自己。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的家庭教育书籍,里面没有很特别的育儿经验,作者倡导的是一种让孩子顺应天性愉快成长的思想。
在“孩子多么需要欢笑”一节中,作者告诉人们,“再忙的父母,也应该安排时间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保姆和老人带孩子往往趋于保守,但求平安无事,鲜能顾忌有趣,给孩子心智发育造成的损失虽然看不见,其实难以估量”。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读到这里,让我内心无比的内疚和伤痛。因为上班环境的影响情绪,下班后就想一个人安静地呆着,严重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读到这里,我立刻惊醒了,要求自己及时悬崖勒马。再忙再累也要自己多带孩子,尽可能地多陪伴。我认识到,教育孩子,绝不是只要在生活中照料就行了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于孩子发脾气,作者的建议也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学习。当孩子无理发脾气时,家长一定不要和他辩论。孩子听不进去的。对于孩子因为无理要求被拒而闹时,冷淡处理比发怒更容易让孩子平静下来。当孩子表示妥协时,则一定要给他台阶下,及时给予鼓励。回想我自己,遇到孩子无理取闹时,我就会和他一起发脾气,甚至说一些不要他的气话。而这样做却只会刺激孩子,甚至让他缺乏安全感。作者的建议让我醍醐灌顶。
读完《宝贝,宝贝》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作者真挚深情的父爱,喜欢在这温暖的父爱中幸福成长的孩子,感动于作者实实在在的真诚的育儿建议。我会将作者的这句话铭记在心: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4
学校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平台,与市图书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揭牌仪式上市图书馆赠送我校教师一批书,在同时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如果你已为人父母,一定会不舍昼夜地细细品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感慨于有这样的父母,怎会愁有不听话、不快乐的孩子呢?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喜庆温暖的红色,简单的封面设计,温馨可爱的小女生。
翻看书序,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悔意。其实一个博览群书的同事早在我女儿六个月大的时候,就提醒我可以为孩子做记录。而我总是因工作忙而没有实行。书序中提到:孩子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父母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孩子就更是如此了,但是那个时期的孩子尚不懂得欣赏与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却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而作为父母就有责任为孩子保存这份宝贵的财富,将来有一天交到孩子手上,那将是多么宝贵的礼物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当开启这本书时我也开始记录女儿的一些有趣的事,即使不细致、不全面,但我努力在做,女儿,妈妈希望你能原谅我的无知。
读了这本书首先在对女儿的态度上会影响我,更耐心的倾听,更关注孩子的意愿。
其次从阅读中学习怎样做父母,怎样做人,怎样教育孩子,怎样与孩子相处,这是我的另一收获。
佩服周先生的冷静理性,对问题透彻的分析理解力,以及独特的视角,更佩服他与女儿平等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面对女儿的谦虚态度真的令人动容。
这是一本令人在无法形容的令人感动不已的书,()他用最朴实的文字,将遗落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演绎为女儿啾啾最美丽的人生笔记。将女儿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忆用爱串起来,串成了这串宝贵的.珍珠项链。
忍不住地想象:假若天下的父母都能如他般,记录小孩儿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用一个普通父亲的爱,去温暖一个普通孩子的心,让岁月在甜蜜的回味中变得安静而舒展,让亲情在勤劳的记录中变得充实而温馨,那么,就连这个世界,也会因为被爱浸染而变得美好许多吧!
再联想到班级的学生的家境,真的很同情这些孩子,父母离异的很多,即使正常家庭可是父母也只关注孩子的成绩。真是可悲,也许中国教育陷入泥潭的主要原因在这吧!
宝贝宝贝读后感 篇5
今天,我看了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大红的封面,正中间写着这本书的名字-------宝贝,宝贝。旁边还画着一个可爱的卡通女孩,那下面还有一个白色横条,上面写着:我可以没有一切,但不能没有你,宝贝。我不能没有一切,因为有了你,宝贝。
这本书的主人翁啾啾是一个有着多重性格的小天使。啾啾的爸爸-------周国平,从啾啾一出生就开始记录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同一个藏宝迷搜集一颗又一颗的珍贵而又美丽的珠宝,简直到了贪婪的地步。小啾啾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话语,也让我忍俊不禁,爱不释手。我仿佛就看见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站在我的面前,她那明亮的大眼睛,黑黑的,好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
《宝贝,宝贝》这本书里写出了啾啾充满童趣的话语。例如“妈妈,我是谱子,我来唱我吧。”,“我吃过雪,是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北京病了,到处都在挖,它疼,都流眼泪了。”,“蚊子在灯上,飞走了,停在镜子上,在臭美呢!原来是个女蚊子。”这些话语就象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照亮了天真的童年。
这本书上还有一段话也让我感动,“宝贝,我要你记住,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之所以写你,不是因为你有多么特别,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在写你的这本书出版以后,你也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不会因为这本书而变得特别。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与别的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我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是作家。我不是作家,也一定会写这本书,只因为我是你的爸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在我们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在我生病的时候,父母则焦头烂额地在身边踱步,他们是那样的心疼,而我们有时候却是不懂事地顶撞他们。但是,生气的时候过去了,父母不定期是很关心,很爱我们的,学习上也非常关心,只要我们的成绩出现波动,他们比我们还要着急。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再让父母担心,让他们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让他们的脸上多一些愉悦,少一些担忧。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