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西文学 > 情感 > 情感文章 > 正文

江洲老屋景 直取庭院中

作者: 朱菊华2023/05/21情感文章

去过安徽徽州宏村,玩过江苏苏州周庄,到过浙江嘉善西塘,古村落精美别致无不让人赞叹不已。仅有人烟数百年的扬中,其古建筑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移民文化给太平洲带来了民族几千年凝练精美的江南建筑。

原联合镇红胜村曹家埭有一栋青砖黛瓦、飞檐转角的古董四合院,它外观的年代感,内饰的历史感,曾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老屋建于民国初年,是两代人苦心经商几十年积攒资金而建。20世纪70年代,众多人家还是泥坯草房时,这老屋也算得上是扬中上等民宅。进入21世纪,有识之士担心这栋古建筑会遭拆迁,提醒房屋主人说,可以申请古建筑保护,考虑整体搬迁。为服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2013年10月这座承载着扬中百年建筑文化精华的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鸣声中轰然倒塌。

时至今日,老屋时常还会走进家人的梦中。

老屋坐北朝南,依阴抱阳,冬暖夏凉,三间两包厢一门厅,中间一院子,整个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青砖砌墙,杉木为椽,旺砖覆盖,屋面弧形小青瓦。砖雕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人物、虫鱼、花鸟图案生动逼真。

内部设置颇有大观园的格调风采,主屋四周内墙是杉木装饰的板壁,丝缝严合,桐油色彩隐隐泛出金光。主屋的东西两侧各有卧室一间,所有家具都是榉木制作,暗红生漆抹面,古色古香。大床尤为精致,床铺横眉和左右的床栏雕工精巧,凹凸有致,"郭子仪做寿""二十四孝图""麒麟送子"等立体镂空人物、器件用金粉嵌色,历经百年还熠熠生光。

没有钢筋混泥土的时代,房子的所有重力全靠木质房柱承担,为防止落地的木质柱子霉烂,工匠在柱子下面垫上一个鼓型石头敦。颇为神奇的是这石墩可预测天气的阴晴变化,夏天如若上面冒出水珠,就预示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

它的天井四面落水,据说"四水归堂",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地砖是青米石铺就,雨天引水性好,晴天石块泛青。青米石还有药物功效,如有咽炎或口疮,在上面刮点粉末喷于患处,几天就可痊愈。

正屋前的东西厢房内墙壁不用砖砌,而是木雕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闭之则左刻"二龙戏珠"之图案,栩栩如生;右刻"龙凤呈祥"之小篆,笔力透木;足以可见当年工匠精湛的艺术造诣。窗面上部镂空格子,窗棂半遮半掩,晴天闲看阳光错落洒下,雨天静听雨滴韵味有致。坐窗下,可笑看风轻云淡,闲听花静鸟喧。院外藤蔓葳蕤,院内盆景蓊郁。三十年前一家人游上海城隍庙,观赏着古玩店收藏的雕刻镂空板,自以为自家的这些雕镂品完全可以与之媲美,一番描述后,店主极欲收藏,终因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只能作罢。

"小桥流水桃源家,白墙黛瓦马头墙"是对徽派建筑的生动阐述,老屋正屋顶两侧模仿徽派建筑,防火墙(亦称马头墙)高耸矗立,防火防风防盗贼。百年风雨,防火墙面苔痕点点,石灰墙面斑驳陆离,风带来植物种子在上面安家落户,生出的翠色小草和小树苗,点缀出一道别致得的风景。

由于年代久远,光阴侵蚀,通风透光不足,尽管每年都会维修,可是难以抵挡自然风化,大多房梁和椽子都开始出现腐烂,老屋也进入了暮年。一年夏天的特大暴雨居然把房椽打断,屋顶被暴雨冲了个大窟窿,瓦片带雨水泄洪般落入室内。紧急中家人匆忙带了块塑料布爬上屋顶临时抢修,庆幸没有酿成恶果。

老屋虽陈旧,但生机不减,除了人多,还有小动物为伴:老鼠穿梭、飞虫扑面、还有窝藏在瓦片或墙逢中的蛇也偶尔出入。一年夏天,就见两条赤炼蛇游动在房梁上,着实吓人。老人说家里的蛇不能打死,蛇死在家里会带来霉运,于是就用竹竿小心翼翼将它赶走。

老屋承载了祖源,记录着衰兴,见证着历史,是家里老辈人的栖息依托。一砖一瓦间倾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舒适度与现代的高楼、别墅相差甚远。曾多次想翻建改造,老人不舍,只能购买公寓楼暂且安生。

有人说中国人的含蓄、内敛、审美情趣都融入在住宅里,此话不假。我说"建筑无限景,直取庭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