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西文学 > 散文 > 短篇散文 > 正文

立秋时节

作者: 赵丰2023/06/26短篇散文

看见立秋两个字,我心便凉爽起来。自然,这是心理的作用。实际上,除了早晚稍凉,白天的气温仍是热浪袭人。但毕竟是秋天了,夏天两个字成为了过去时。从此,"一场秋雨一场寒".

从立秋这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的说法更简洁明快:"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而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蝉的叫声来了。蝉虽然夏天就开始鸣叫,但它最响亮的声音是在秋天,所以乡下人称它为秋蝉。

"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后,秋风渐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特别是早晚时间,明显地已有了森森凉意,人们得及时添衣加裳,以防伤风受凉。俚语云:"秋风凉,光光(即光棍儿)着了忙。"意思是说,秋风吹,天气转凉,没人做衣缝裳的光棍儿们便忙了起来:四处求人给自己缝制御寒衣服,以使自己能捱过秋冬时节。

秋雨如约而至,夏天就这样在雨中戛然收尾。淅淅的雨声转而如水库泄洪,气势磅礴,忽又没了声响,只有屋檐落下的点点雨水。眼中的天空没有夏日暴雨前的翻滚乌云,只是薄薄的一层,雨后也没了暴雨后的清澈。蒙蒙细雨,叶上的点点水珠是那么晶莹剔透。

立秋是秋天的一扇大门。在周代,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宋代时,到了这个日子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立秋的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的大幕启开,秋虫的演出便开始了。其实,在立秋的前几天,秋虫已跃跃欲试,吹响了寒笳;以待立秋,合唱开始。屋角、墙根、草丛间,到处可闻 "瞿瞿瞿瞿"之声。这些对时令颇为敏感的小精灵饱饮夜露,在月光下振翅鸣唱。小时候,每到立秋,孩子们便结伴去捕捉蛐蛐儿。静夜月光下,蛐蛐儿此起彼伏地鸣叫,我们踏着月色,蹑手蹑脚地向蛐蛐鸣叫的地方悄悄靠近。机警的蛐蛐儿仿佛有某种感应,我们走到这边,它便在那边鸣叫;我们到了那边,它却又在这边亮开歌喉,仿佛在与我们玩捉迷藏。捕得一两只后,小心翼翼地装进用麦秸秆儿编织的小笼里,悬挂在墙壁上,放些带露水的南瓜花儿,让它吃饱喝足后摩翅鸣唱。夜静,秋月的清辉洒在窗棂上,户外虫声大噪,室内屋壁上的蛐蛐儿"瞿瞿瞿瞿"地欢叫。悉心静听这清纯的自然之音,恍若置身于朗月映照下的旷野荒园之中,在这美妙的天籁声中安然入睡。

立秋,预示着成熟。玉米岀穗,绿豆结荚,芝麻放花,高粱谷子抽穗灌浆;就连崖畔上的酸枣树,枝头上也缀满了状若珍珠的青绿色球果。

立秋是一种心情。逃脱了夏天的热笼子,凉爽带给我的是心情的解放和愉悦。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摇曳。雨没日没夜,心境一片潮湿。我愿意以这样一种心情步入秋天。偶尔的一片落叶,让我仿佛已经置身在秋天的情境中了。

我喜欢四季分明的北方。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这是收获的季节,所有的付出都会在这个季节里得到回报。农人收获玉米、稻谷、棉花、豆子、水果、烟叶、红薯、花生……在北方,夏天的收获仅仅是麦子、油菜,而秋天的内容无比庞杂、色彩五花八门。还有我,喜欢在立秋之后写作。凉爽的风启迪开我的思维,舒适的气温产生着温馨浪漫的文字。毋庸置疑,立秋打开了收获之门、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