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
小豆豆刚上小学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个“问题”少年。她不遵守课堂纪律,而且多次劝告无效,因此绝对不符合一个好学生的标准。
但是她又是幸运的,
首先她有一个好妈妈,在她被退学的时候,仅仅告诉她是要转学了。如果直接告诉她是被退学的,那么可能会对小豆豆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她遇到了一个好校长,巴学园的小林先生。第一次见面时,小豆豆就表现出了她天真,可爱,无邪的本性,和小林先生足足进行了四个小时的畅谈。而且,以后每次见到小豆豆,都会告诉她:“你是个好孩子”。这就给了小豆豆很大的信心。此外,他还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散步”,把知识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孩子。他自编了吃饭歌,并让每个孩子愉快地接受“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细心地呵护孩子们,教育他们自信,勇敢,即使是高桥君这样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让孩子们喜欢和爱戴?年龄尚小的孩子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这是校长的良苦用心,校长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潜移默化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和教育着他们。
通过本书,我们也能看到,在巴学园里,充满了关爱,充满了兴趣,充满了平等,是小林校长展现他理想和才华的一个教育的理想乐园。他“把孩子当作一个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的教育理念,不由让我们钦佩,也让我们思考,在我们日常对孩子爱的方式中,除了教育和管理之外,是否还应该多些“等高,等距,等爱”的耐心和宽容。和孩子们做朋友,平等地对话,这样才能把教育逐步地渗入孩子的思想中去。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有了这些思考,我想——
当孩子在浴缸里泡澡玩水,溅得满地都是的时候,不是先批评她,而是借机告诉她水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
当孩子有兴趣拆装一些器材和玩具时,不是警告她不要拆,而是告诉她拆装的原理,以及培养她动手的能力;
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即使问题对自己来说很“低级”,也要有耐心地告诉她或者一起寻找答案,激发她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窗边的小豆豆》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2
这本书,让我找回了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
———题记
“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这句话是黑柳彻子,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改变了小豆豆的一生,成就了今天的黑柳彻子,也成就了至今许多的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黑柳彻子小时候的原型,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淘气却又天真烂漫的小豆豆,因古怪的脾气被原本的学校开除,后来来到了巴学院,这个是由许许多多巴士组成的,学校有很多的电车,这里的学生都与小豆豆一样的,淘气又天真,但是校长先生对他们都很友好,教他们许多道理,像他们的大朋友一样,无论他们有什么心思,校长总能看出来,但不会去阻止。巴学园的教育十分特殊,上课的时间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善于因材施教,这里有快乐的游戏,有交心的谈话,有好玩的运动会……这里的孩子都和小豆豆一样茁壮地成长着。
小林宗作老师总是那样爱护孩子们,他从不偏心。掩卷沉思,我深感庆幸,因为就在那几年,我遇到了和他一样的老师——邵老师。
在一次次上古筝课的时候,邵老师的语重心长的一句评语改变了我,不仅不讨厌上古筝课了,还期待着古筝课的到来,期待着她一字一句的讲评。
那个时候还有没几个月,我就要古筝考级了,古筝课从原本的一周一次改成了,每周两次,在家的时候一空下来就要弹古筝,暑假了,更需要弹四五个小时,仿佛自己就像是个机器一样,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能停歇,有时候我甚至想放暑假就应该休息一下,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急呢?……待我想了一通后,想让妈妈减少时间,妈妈却不同意,没办法,我只能依旧忙碌着,在老师上课的地方和家里来回赶。
在这一次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有好几个指法没团队,邵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练琴不只是把曲子练熟练就可以了,你要注重细节,手腕不能用力,要放松,弹四点练习的时候不能紧绷着,这样弹曲子的时候也不会好听的,要先了解曲子,把自己放入曲子所带的故事中,这样一首曲子就会很完美。”听了邵老师的这一番话,我突然觉得自己豁然开朗,我好像知道了,练习曲一首曲子的意义,学琴也不枯燥了,突然就信心倍增,在我自己的心里,说到你一定能行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3
假期里,我再次拿起《窗边的小豆豆》来阅读,里面每一章都有让我难忘的情节,这本书真是太值得回味了!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育方式,使这里的'孩子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读完这本书,我特别羡慕小豆豆,她那么幸运地遇到了懂她的小林校长。应该说整个巴学园的孩子都是幸运的。在小林校长的影响下,他们健康、阳光、努力、积极向上。
我喜欢书中《校长先生》和《放回原位》这两篇故事,因为这两则故事让我看到了小林校长的亲切,他是那么了解小孩的心思,他的做法让我耳目一新。如果我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该多好。有暖暖的鼓励,还有朋友般的关怀。只有帮助,没有压制。能顺应自己的天性和特长发展自己。
刚开始读故事的时候,我还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呢。他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但我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是顺应了孩子心声。看,小林先生丝毫不采用理性化的言语,他与孩子的交流都是站在孩子的起点。诸如:“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接着先生饶有兴致、津津有味地听着,还不时地问“后来呢”。校长又和蔼而耐心地问她“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没有了吗?”因为这样放低姿态,才能打开小孩子的心扉。以至于小豆豆可以滔滔不绝地与校长先生谈上四个小时,还得到了校长的肯定,让从未得到表扬的小豆豆,开始有了自信,喜欢这位善于倾听的校长先生了!
小豆豆多么幸福啊!能遇到这么好的校长,可是我们平时规矩太多了。我们常常为做错事而受到惩罚,却找不到解释的机会。很多时间老师都没有像小林校长那样,微笑着面对我们,总是很严肃。我们很少有机会,能主动自己处理好事情!
当然,偌大的巴学园,学生只有50位,而我们学校一个班就有50位左右,学生是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太多精力好的教育分享给每一个学生。希望小班化教育能够实现!希望我能多遇见几个像小林校长一样有智慧、热爱教育的老师!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4
我看了一本由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其实我看了好几遍,特别喜欢它。每次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世界,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是平等和爱心,宽容和真诚;在这里,大家都热爱生活,关心别人;在这里,童年就意味着快乐,这就是我喜欢的原因。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小豆豆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妈妈领着豆豆到了另一所学校,她没有告诉豆豆她是被退学了的,因为她怕打击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接着,精彩的巴学园生活开始了……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注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这本书使我理解到小林校长的用心良苦。如果作者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无论作者做任何事,都会被说成坏孩子,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是个不好的孩子。我觉得这位小林校长十分了解,明白孩子的'心里,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理。小林校长在开运动会时,特意设计了合适高桥君的项目,让他可以取得好成绩,为了去掉身上有残疾的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大家不穿泳衣,一起到池子里游泳。
说心里话,我是非常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对我们小孩子的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的。所以我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了解我们的想法。要是现在我的身边有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那该多好啊!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如果童年是一排美丽的风铃那回忆就是清脆的铃声。妈妈帮我从新华书店里买了几本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了,我只花了两个星期的时机就读完了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学时发生的有趣的事:里面的主角小豆豆因为性格淘气所以被退学了,她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校长的鼓励与引导下 ,小豆豆从淘气变成懂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个古怪的校长,尤其注意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小豆豆有一个别人没有的快乐童年。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纯真可爱,将心比心,又充满童趣的小女孩。
我对小豆豆也有些羡慕,因为她有一个古怪而又为人着想的校长。我非常喜欢这个校长,虽然他很不起眼,但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映象:这位校长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教育方式,他曾说:“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们要让这些优秀品质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有性格的人。”凭着这位校长的坚持,巴学园被打造成了孩子们理想的校园,虽然它没有那么华丽,但是巴学园能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让淘气的孩子懂事。这位校长曾经听小豆豆讲故事,小豆豆一直讲,校长一直听,并引导小豆豆从这方面发展,没错小豆豆就只这位有名的作家------黑柳彻子。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校长,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啊!
我真的非常羡慕小豆豆,她无忧无虑,因为他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校长。现在的学生往往不是像小豆豆那样无忧无虑如果现在的学生负担都特别大,不是补习数学,就是补习语文,连双休日的时间都被占用。因为父母和老师只在乎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注意到孩子自己的感受。只要考试考不好就会被父母骂,甚至“家庭暴力”。学生们的双休日都被“补课恶魔”吃了个光,不过有时候父母也会带我们去吃一次“大餐”这就会让我们很开心。我也希望可以把自己的特长发扬光大,变成一个有个性的我。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属于自己理想的“校长”和“巴学园”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6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后,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遥远的童年,上课时走神说话,写不完作业,被老师批评罚站,贪玩,掉入水沟,被爸爸妈妈打,等等。许多的顽劣事情与小豆豆的所作所为何其相似。看到小豆豆的遭遇,我觉得小豆豆是幸运的,也是令人羡慕的。作为一位老师与家长,让我真是感慨万千,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
小豆豆顽劣、调皮,在我们的眼中不算是一名好学生,她上课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喜欢站在窗边不顾老师的讲课与宣传艺人打招呼;她在美术课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她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她令正规学校所有老师都头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班级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小豆豆,我们是否也是这样对待他们的。我们都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都太急功近利了,心中只有考试成绩。
小豆豆退学后,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收了她,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巴学园里,孩子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可以随便以任何姿势听课。可以在地板上随意乱涂乱画,然后擦去。在巴学里,孩子是自由的。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一所让所有孩子神往的学校。巴学园是一所理想的学校,离我们那么遥远,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学校吗?
在巴学园里,小林校长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很宽容,可以连续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不去打断,呵斥;他很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朋友,每次与小豆豆说话都会弯下腰与其直视,带孩子去散步,去野营。为了避免学生挑食,发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说法说。他常常鼓励孩子,对小豆豆经常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对胆小的高桥君经常说“你绝对能做到”。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有这样的校长怎么会不成就孩子的一生呢?
我更佩服小豆豆的妈妈,她宽厚仁慈,了解孩子的内心。当小豆豆因为钻铁丝网而弄破了衣服,却对妈妈撒谎,妈妈没有揭露她,保护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小豆豆长大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小豆豆的妈妈能用心去理解自己的孩子,用宽容来对待孩子不经意的过失,实在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