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2025/09/04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1

一、揭题,走近作者

1、理解:“开端”(板书课题:劳动的开端)

2、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出示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了解词意;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作者的第一次劳动,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一次劳动的无比艰难)板书:艰难

3、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作者的艰难?

三、用心读课文,学习“艰难”

1、大声读课文,画出描写”艰难”的语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

板块一:受欺又受伤

板块二:人小担子重

板块三:路远且难走

四、读对话,体会“坚强”

1、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请默读23-29段,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五、总结全文,拓展文本

出示:填空

小运铎半夜起来挑煤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挑着煤在山路上、一步一滑踉踉跄跄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正在,当他被饥饿和疲劳压倒、倒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正在。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他的生活却是如此地。但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六、课外延伸

(滚动播放吴运铎的经历。)

吴运铎爷爷的童年就是在劳动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他的革命生涯更是充满了艰难与险阻,但他从不屈服,一直忘我的工作着。《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的'保尔》,从此吴运铎这个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他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写成书--《把一切献给党》更成了人们生活的教科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段话充分反映了他的顽强的战斗精神,无私无求的革命精神。

(齐读)—顽强战斗,以创造性的劳动克服一切困难。即使自已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已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峰高无坦途,我自当奋力。

七、作业

读《把一切献给党》

板书设计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2

队会目的:

结合劳动主题,激发学生爱劳动的情感,树立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爱护环境的思想,“我们爱劳动”主题队会教案。

活动准备:

队员查找有关热爱劳动的资料,编排有关爱劳动的包含教育意义的节目。

活动过程:

1、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和前进,马克思以往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可见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也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工作着。我们的生活能够说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听,这首儿歌就讲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儿歌朗诵《劳动成果人人爱》

2、对啊,无论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十分爱惜,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请看小品看完小品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对啊,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珍惜,同时我们自我也要努力去创造财富,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爱劳动的孩子人人爱,劳动增加了人的智慧,锻炼了人的'意志,那些懒惰的,不爱劳动的人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的。请听故事《人最宝贵的东西》

4、从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一份耕耘一个收获,仅有辛勤的劳动才会换来丰收的果实。可是有些同学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在家里当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连自我的书包都有不会整理,同学们说这种做法好不好呀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5、我们应当帮忙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看他们行动起来了,那儿走来了两个拾稻穗的小姑娘——请看舞蹈《拾稻穗的小姑娘》

6、在家我们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爸爸、妈妈高兴,你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事而爸爸妈妈总期望我们在学校的表现好一些,在学校我们也要做个好学生,爱劳动也是好学生的表现之一,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要十分珍惜。于是好多同学都把书保护得十分好,今日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包书比赛,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书包得又快又漂亮。——开展包书比赛。

7、我们中华民族一向以勤劳勇敢著称,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用勤劳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礼貌,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建造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下头我们来听一听朱德爷爷的故事。

8、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有没有得到什么启发呢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革命前辈都能这样,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好了,同学们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向老前辈学习,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呢(学生自由发言)

9、是啊!幸福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得靠我们自我创造,我们该学着做一些事情,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享受自我的劳动成果,那是最幸福的,看他们自我动手去野餐,吃得多香啊!——请听小合唱《野餐之歌》

10、同学们,让我们自我动手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3

一、活动目的:

1、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二、活动形式:

讲故事等。

三、活动准备:

有关课件等。

四、活动过程:

(一):名言警句

主持人甲乙: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召开“我劳动,我欢乐”主题班会。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的好学生吧!

主持人甲:达芬奇以往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仅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主持人乙: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大家说说收集到有关劳动的名言。

1.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2.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3.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我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乌申斯基

4.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5.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6.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世界。

7.童弟周说:天才是劳动换来的。

8.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马卡连柯

1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13.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本事和技巧,并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

14.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能够找到自我的幸福。

(二):听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仔细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化学生热爱劳动。

活动过程:

1、激发爱好引入活动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齐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心情安逸,感到很开心。)

②今日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今日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

(同学们探讨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仔细负责,关切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挚友们猜一猜今日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板书:我们爱劳动)

2、情感教化(投影情境画)

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

图②桌雅得很乱、黑板没擦;

图③笤帚、拖把、水桶等一塌糊涂堆在一起;

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终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适,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

3、怎样劳动?

①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

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

(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b.探讨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仔细负责,主动主动)

4、谈体会明道理。为什么要每天值比而且轮番当值日生呢?

(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子,都应当仔细劳动。)

5、辨是非升华相识。(图片出示题学生推断并说出为什么)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

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兰跑过来说:我去。

④今日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6、夸夸这些值日生。

①各小队探讨选出优秀值日生。

②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当值日生的。

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并发小奖品。

活动总结: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知道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子,值日劳动是我们应当做的,值日就应当以主子翁的精神仔细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四周环境打扫干净并保持整齐,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提议: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切集体的好学生。

2、全班齐唱劳动最光荣。(随着歌声班会结束)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5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3-5种不同蔬菜的择菜的方法。

2. 能根据蔬菜择菜方法的相似之处,进行归类。

3. 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心他人情感、要懂得感恩。

二、 教学重点:

掌握3-5种不同的蔬菜的择菜的方法

三、 教学准备:

准备3-5种不同的蔬菜

四、 教学时间:

1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

T:上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劳动任务,那就是择菜。择(zhai)菜也就是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掉,留下可以吃的部分。我想同学们一定利用双休日进行了练习了,是吗?

(二)交流活动

1.你的经验我分享:

小组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1)说说你学会了择哪些菜。

(2)择每种菜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让我来露一手:

班级交流,利用实物投影,请1-2位同学边演示边交流

3.归类并说依据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根据择菜方法的相似点,请你给黑板上的蔬菜归归类。

可以分成四类:

去根、去黄叶或老叶:青菜、韭菜、白菜、芹菜剥壳:茭白、毛笋、蚕豆、毛豆刨皮、去籽:丝瓜、黄瓜、蛇瓜、冬瓜去顶、撕茎:豇豆、扁豆、南瓜藤、芦蒿(三)学生练习择菜,老师巡回指导。

T: 今天我们每个小组都带来了几种蔬菜,接下来要请同学们来练习一下择菜。在这之前,关于择菜,还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哦。

(1)择菜不仅是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剔掉,对于一部分蔬菜来说还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这样便于清洗、便于切。例如:韭菜,青菜、芹菜等。

(2)择菜要求:

A各组择完你们所带蔬菜。

B摘完后将择好的蔬菜摆放整齐或装入容器。

C将桌面整理干净。

D小组成员能相互帮助。

(3)好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吧。

(4)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会了择菜的最最基本的方法,然而,方法不是绝对的',它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的。例如,毛豆我们可以根据你做菜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择菜方法:它既可以剥壳炒着吃,也可以剪去两头煮着吃;大青菜,如果你要做糖醋菜帮,在择菜时就可以把菜叶和菜帮切开等等。

六、拓展: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择菜的误区:

择菜的学问还远远不止这些,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组信息:

资料一:很多人吃芹菜时只吃茎而扔掉叶子,其实,从营养学上来说,芹菜叶比茎的营养要高出很多倍,还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其中,芹菜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茎的88倍、维生素C含量是茎的13倍、维生素B1含量是茎的17倍、蛋白质含量是茎的11倍、钙的含量则超过茎2倍。

资料二:莴笋叶子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叶黄素含量都高于莴笋的茎。

资料三:掐掉豆芽的两头、扔掉青椒生籽的白色海绵部分、扔掉冬瓜的白色芯部。 其实,豆芽中营养最丰富的部分并不是白嫩的芽柄,而是淡黄色的芽尖,而根则是纤维素最高的地方。费时费力地什么“择菜”,得到的实在是负效益。青椒和冬瓜的白色芯部都是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的地方,丢掉也很可惜。

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关择菜的学问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你们课后的时间去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相信随着你们生活经验的积累会变得越来越能干的。

七、 各小组参观其他组的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教育幼儿从小做个人人喜欢的勤劳的孩子。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对歌词的理解能力。

3、能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小帽子、小刷子、小房子、帖鼻子的粘贴、歌曲flash动画、歌曲音乐和伴奏、小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引导语:今天我们班要来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他邀请出来,好吗?

(教师弹歌曲最后一句,引导幼儿用“啦啦啦”进行发声练习。)

2、情景表演。

师扮演“粉刷匠”(藏起来戴帽子、拿刷子),播放背景音乐“粉刷匠”。

引导语:嗨,小朋友们,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客人。请你猜猜,老师扮演了一个干什么的小客人啊?

小结:哦,原来小朋友们都想知道老师要干什么,那就请你们欣赏完下面的`歌曲就知道啦!

3、幼儿记忆歌词。

(1)完整欣赏歌曲。

提问:听完歌曲,你知道老师是干什么的了吗?

小结:对,是刷房子的,但是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粉刷匠”。

教师拍手说歌词“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现在,就邀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当粉刷匠,请你们和我一起拍着小手来夸一夸自己吧:“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2)出示新房子。

引导语:你觉得粉刷匠都可以粉刷一些什么?

今天,我们这些粉刷匠们有一个新任务,瞧,这有一个新房子,教师用歌词说:“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我们一起试着来刷一刷。

提问:那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来刷这个房子?

可以先刷哪里又刷哪里?为什么要先刷上面的房顶再刷墙呢?(师解释)

师操作教具演示: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提问:什么叫“飞舞忙”呢?

小结:师演示,“瞧,刷子刷起来忙得不得了,像在飞又像在跳舞,所以叫做飞舞忙”。

来,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引导幼儿说歌词“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3)师转身贴鼻子。引导语为“刷房子的时候,不小心把鼻子弄脏了”。

师转身时说:“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提问:小朋友,你看到粉刷匠的鼻子变成了这样,你有什么感觉啊?

是滑稽可爱呢还是比较严肃呢?

师小结:《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它的轻松风趣的曲调和滑稽幽默的语言相配合,描绘了“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

劳动最光荣,人人都喜欢勤劳的孩子,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在家和幼儿园都能够做一个勤劳的、爱劳动的好孩子,人见人爱呢!

(4)师幼齐说歌词。

引导语:下面来玩个游戏,我们一起来说歌词,当说到最后一句“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时,请小朋友们一起拿起小粘贴贴在鼻子上,变成幽默、可爱的样子。

4、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教师示范演唱。

(2)第二遍,师幼一起表演唱。

(3)第三遍,男女演唱。

引导语:小朋友唱得都很好,老师有一个新提议,让我们来个男女大战,比比看谁唱得最好听!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给灾区小朋友画小房子,做快乐的粉刷匠。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1.学会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

2.发声练习

3.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人人叫我好儿童》,能与他人一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感受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和意境,并用欢快而富有弹性声音来演唱。

3.通过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来演绎发声练习所表现的情绪与意境。

2.以歌词内容为主开展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跟着音乐《小猫怎样睡觉》律动进课堂。

二、导入。

师:睡觉的小猫是很可爱,但是你喜欢老是在睡觉的小猫吗?〈生〉为什么?〈生〉

师:对,勤劳的小猫谁都喜欢,你看它肩挑着什么向我们走来了?

三、发声练习。

①〈师作范唱,强调小猫看到鱼的吃惊的表现〉

师:小猫挑着钓鱼杆是怎样走来的?

②〈练习前4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强调脚步是轻快的声音也应是自然而富有弹性〉

师:看见那么多的鱼,你会怎样表现?

③〈练习5—9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强调看见很多鱼吃惊的表现〉

师:看看哪只小猫钓的鱼最多了?

④〈请学生单独或合作来表演,强调声音、表情、动作等〉

四、唱一唱(学唱人人叫我好儿童)。

(1)范唱。

(2)小朋友们,我们跟着小鸟、小溪一起来唱一唱。

(3)学生整体学唱。

五、编一编。

让学生创编动作,再让学生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

师:小猫钓了那么多鱼也该休息一下了,来听听音乐吧!

①〈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1次〉

师:我又发现了一种勤劳的.小动物,你发现了吗?是谁?〈生〉

②〈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

师:它们当中谁是不勤劳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们当中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生〉

③〈将相应的小动物标志分给学生〉

师:听听它们是怎么劳动的?

④〈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2次〉

⑤〈提问学生,各种小动物是怎么劳动的?并用动作表演〉

师:小动物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劳动吧?

⑥〈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第3次,分别用自己的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律动〉

师:看,那么多勤劳的小动物,你最喜欢向谁学习?为什么?〈生〉

师:在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个勤劳的人吗?哪方面体现出来?

七、课堂小结。

师:你们都是勤劳的孩子,但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现在最最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好好学习之余再去劳动,那是最好的,希望我们班的没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好又爱劳动的人!你们能做到吗?〈生〉

师: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钓了那么多的鱼,让我们背上自己的钓鱼杆一起回家去咯!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8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坐在教室里安心地读书,衣食无忧,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旧社会,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就要过早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背负起生活的重负,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生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劳动的开端》,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检查预习解题激疑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艰难的谋生道路的事。

“开端”是什么意思?(开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四、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我”决定去挑煤

从课文中哪些词语能体会出他家生活所处的困境?(“揭不开锅”、“挨饿”、“威胁”、“没有灯笼”、“没有火把”。)

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所面临的共同艰难。

出示句子: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这是个什么句子?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什么?

作者用打比方写出了“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感情朗读。

(2)“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这里两个“像狗一样”突出了什么?

突出了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艰苦,干活太累,生命没有保障,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看待。更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感情朗读

从作者“我”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大群人,那就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随机再练习朗读)

(3)“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像个瘦猴子”比喻“我”什么?

身体单薄、瘦弱,根本挑不动煤,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感情朗读

小结:

从这几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

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一定都会出现一个坚强的苦难少年的形象。

2、“我”第一次挑煤

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

是呀,作者想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饥饿的威胁,尽管劳动条件异常艰苦,尽管作者“我”当时只有十二岁,但他却道毅然决定挑起生活的重担——去挑煤。

(1)找出作者第一次挑煤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半夜 天亮后 午后 太阳落山)

按词语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a、半夜动身去挑煤,到了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

b、天亮后挑煤赶路,越走越累;

c、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了,人被绊倒,栽倒在半山腰,煤洒了一地;

d、太阳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从这几个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时间)

抽生朗读(8-20段),思考:

(2)课文中那些句子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a“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这里用“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来比喻什么?

“我”突然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的感觉。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没有人情味,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穷人当人看待。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9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会前准备:

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引言: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篇10

一、资料摘要:

我们发觉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甚至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劳动学问少,没有构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所以须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劳动教化的重要性、劳动教化的资料、劳动教化的途径和方法。

二、过程绽开:

(一)、劳动教化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宠爱,其中出现了不少娇男娇女,他们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破坏公物较为严峻,没有构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并且他们的心理素养较差,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勤俭节俭、奋勉向上的精神,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担忧!所以,我们认为对他们进行劳动观点、劳动志向、劳动感情、劳动习惯、劳动学问、劳动纪律和劳动技能的教化已是刻不待时!

(二)、劳动教化的资料:

1.认清并懂得劳动的`意义。(板书)

2.要正确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板书)

3.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学问和劳动技能。例如:

A、开展公益劳动。

B、开展自己服务和家务劳动。

4.增长创建的才能。(板书)

(三)、开展劳动教化的途径和方法

劳动教化一般经过劳动和劳动基地进行。要抓好“讲、做、议”几个环节:

“讲”就是先由老师讲有关的生产劳动、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做好劳动前的思想打算。同时,做好劳动组织和分工。

“做”就是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劳动实践过程,按要求完成劳动任务。依据不一样劳动资料,提出不一样的要求。

“议”就是每次劳动结束后,由老师简要讲评完成劳动任务情景和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

三、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端正劳动看法

这是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料。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采纳以下的方式:

1.常常性地开展劳动教化主题班会。

2.劳动教化要常常化、详细化。

3.劳动教化要构成制度化。

4.各科教学渗透劳动教化。

5.举办劳动教化成果展评活动。

四、结束语:

雷锋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过百炼,难以成某某。”在劳动过程中磨练坚毅意志,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问和发展创建思维,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事。让同学们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看法,将来必需能成为一个德、技双全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