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山村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山村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小山村》这课书的内容对于生长在大都市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生疏。难理解的,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这样去进行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一上课,教师先挂出彩图,以老师的家就住在这里导人,学生看到这么美的地方,又是老师的家,自然会激起兴趣。教师把学生带人情境,引出课题。二、理解内容,落实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带学生游玩的形式,以课文内容为序,带领学生有顺序地看。有顺序地记,最终做到有顺序地背下来。
讲解每个景点时,要注重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爱小山村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朗读的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训练学生,逐步达到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的训练目的。
下面是《小山村》第一课时的教案,仅供参考。
《小山村》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通过对小山村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的朗读方法。
(三)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继续进行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带入情境,引出课文
1.交待课文的内容,齐读课题。
2.导人:(出示挂图)这张画儿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老师的家就在这里。今天,我带你们去看一看我的家,你们高兴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们各自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用△标出来;写出自然段的序号。反馈:学生议论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分自然段读书;读生字卡(强调着的轻声读法)。
2.教师范读。要求:听老师怎样词连读,怎样按句逗停顿;听后照老师的样子读一读;思考并讨论在老师的.家看到了什么。
(三)讲读课文
导人:小山村这么美,老师带着你们按顺序认真地看一看。
1.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2.课文写了小山村哪些地方呢?学生自读2一4
自然段;指名分读这3个自然段。(随机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前)
①自读第2自然段后,讨论:山坡上有什么?教师简笔画出苹果树、梨树;手势引导学生理解一片果树林;指导词连读,读好第1句话。
讨论:苹果和梨是什么样?教师简笔画出苹果。梨;通过色彩引导学生理解红红的、黄黄的;通过画出的许多苹果和梨,引导学生理解结满的含义。指导词连读,读好第2句话。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要求:读出喜爱的感情;指名读;评读;引导学生试背。
②山坡上景色美,山脚下也很美。指名读第3自然段,要求学生思考:山脚下有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随机简笔画出数座红色小楼,引导学生体会一座座。
学生各自读;指名读;评议。
③教师:请你们随我到村前看一看,那里更美。各自读第4自然段后,分小组讨论:村前有什么,怎么美?教师随机简笔画出小河、鸭群,引导学生理解绿绿的、白白的;每两人互读互评。
④你们都去了小山村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请用书上的语言,看着挂图说一说。引导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
3.教师:小山村这么美,书上说它像什么?请你们齐读第5自然段。看看书上的插图,小山村美丽的景色像不像一幅图画?再请大家读读第5自然段。
4.小结:小山村多美呀!这么美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勤劳的人民会把小山村建设得更美更美。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充满感情地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要求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第一课时结束)
小山村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小山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具: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那里特别美,你们想去感 受一下吗? 马上打开语文书90页,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感受这个地方 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检查所标自然段的序号是否正确。
(3)指名分段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别人问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回答?
2、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小山村里有什么?什么样子?你最喜欢什么,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出你知道小山村里有什么?
出示填空:山坡上有( );山脚下有( );村前有( );河里有( )。
4、出示投影:比较辨析,指导朗读。
树上有苹果,梨。 树上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小鸭。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5、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你怎样读课文呢?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读出来。
五、指导书写“村”。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得?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 指导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避让。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山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认识生字14个,巩固练习学过的识字方法
3. 写字6个,重点词语写家看两字,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认字11个,会写6个,认识多音字曲和新偏旁耳刀儿旁。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会家乡的可爱与美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图导入
1. 出示小山村图画
2. 提问:(1)这幅图画美丽吗?
(2)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段。提问:通过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2-4段,提问:各段写词是什么地方?在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4.齐读第1-5段。回答:你喜欢小山村吗?齐读最后一段。
三、认读生字
Piàn qīng fěn jiǎo piào xīn
片 清 粉 脚 漂 新
fáng dǐ xiào yóu qū
房 底 校 游 曲
1.看拼音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
3.带读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词语
山村 山坡 果树林 粉红 雪白 梨花 一座
漂亮 新房子 学校 开满 山脚 门前
公路 一条 伸向 家乡 弯弯曲曲
清澈见底 游来游去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填空,再读一读
1.清澈____ ____来____去 弯弯____
2.____的桃花 ____的梨花 ____的河水
____的山间公路 _____的新房子
二、学习生字
家:齐读,指名组词,指名板书,讨论怎样书写
林:注意,左边木字最后一笔的变化
时:(日)+(寸)=(时)
间:半包围结构:门字框
方:万字头上加一点
1. 看拼音认读,读准字音
2. 知道书写,讨论记忆。
3. 仿写生字,老师个别指导
三、巩固练习
1.自读课文,齐读课文两遍
2.量词填空
一()棵小树 一()新房子 一()小河
一()桃花 一()山 一()公路
3说一说
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_____有一条____
_____有一 ____
四、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本课,我认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的好,会分段,老师提问能正确回答,识字方法正确。
小山村教案 篇5
小山村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山村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山村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一)通过对小山村的赞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的朗读方法。
(三)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理解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继续进行“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带入情境,引出课文
1、交待课文的内容,齐读课题。
2、导人:(出示挂图)这张画儿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老师的家就在这里。今天,我带你们去看一看我的家,你们高兴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们各自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用△标出来;写出自然段的序号。反馈:学生议论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分自然段读书;读生字卡(强调“着”的轻声读法)。
2、教师范读。要求:听老师怎样词连读,怎样按句逗停顿;听后照老师的样子读一读;思考并讨论在老师的家看到了什么。
(三)讲读课文
导人:小山村这么美,老师带着你们按顺序认真地看一看。
1、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2、课文写了小山村哪些地方呢?学生自读2一4
自然段;指名分读这3个自然段。(随机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前)
①自读第2自然段后,讨论:山坡上有什么?教师简笔画出苹果树、梨树;手势引导学生理解“一片果树林”;指导词连读,读好第1句话。
讨论:苹果和梨是什么样?教师简笔画出苹果。梨;通过色彩引导学生理解“红红的”、“黄黄的”;通过画出的许多苹果和梨,引导学生理解“结满”的含义。指导词连读,读好第2句话。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要求:读出喜爱的感情;指名读;评读;引导学生试背。
②山坡上景色美,山脚下也很美。指名读第3自然段,要求学生思考:山脚下有什么?学生边回答,教师边随机简笔画出数座红色小楼,引导学生体会“一座座”。
学生各自读;指名读;评议。
③教师:请你们随我到村前看一看,那里更美。各自读第4自然段后,分小组讨论:村前有什么,怎么美?教师随机简笔画出小河、鸭群,引导学生理解“绿绿的”、“白白的”;每两人互读互评。
④你们都去了小山村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请用书上的语言,看着挂图说一说。引导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
3、教师:小山村这么美,书上说它像什么?请你们齐读第5自然段。看看书上的插图,小山村美丽的景色像不像一幅图画?再请大家读读第5自然段。
4、小结:小山村多美呀!这么美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勤劳的人民会把小山村建设得更美更美。让我们伴随着音乐,充满感情地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要求词连读,按句逗停顿。(第一课时结束)
小山村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
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2、抽读
二、初读(自由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
(一)原来的村庄是什么样子?(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村庄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
2、品读句子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
(1)品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教师相机板书:美丽、森林、村前、天空、空气。
(2)闭上眼睛想象:这么美丽的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外,还会有什么?(青草、白云、小鱼、白云等等)
(3)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看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呼吸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
(二)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1、就是这样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
生1: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走了。
生2:小村庄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2、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
(三)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1、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没有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
2、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
(1)村民是怎么对待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的?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
②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a)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B)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
C)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e)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
a)村东头的王叔要建房,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b)隔壁的张大伯想造犁,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老李头的小儿子结婚要做家具,他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C、“一棵一棵”:指名读(师:是啊,抓住重点的词语去理解句子,进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我们品读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
(2)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指名读
④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
⑤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
(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3)大量的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大量的树木被村民手中锋利的斧头砍伐,山坡变成了什么样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指名读,生评: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
a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②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原来村庄的美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树木不再郁郁葱葱,变得越来越少;河水不再是清澈见底,变得混浊变黑;天空不再湛蓝深远,变成茫茫一片;空气不再清新甜润,不断被污染……教师相机擦去黑板上的板书:森林、村前、天空、空气、美丽)
③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4)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灾难降临到了这个小村庄。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①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
②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
(5)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怎么啦?
①“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
②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____(没有了)。
③学到这里,孩子们,你们的心情是怎样呢?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最后一段。
④是啊,我们感到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会感到惋惜,假如你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请以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受:假如我遇到灾后余生的小村庄的人们,我会对他们说:
⑤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人们)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
早知道这样,你们就不该乱砍乱伐。
(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
你们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
你们要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
(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
(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小山村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认读1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读14个生字。
教学措施: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引导等方法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听读识字、猜谜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毛课件: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红花绿树,山边小河流水,学校坐落山涧。
2、板书课题 小山村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教师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课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同桌互读,不会读的字,同桌之间要互相教读。达到人人会读的目的。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画出来,等他读完后指正。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
小山村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