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的活动教案

2025/09/08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班的活动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能大胆地在集体目前发言。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

2、事先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石头。

3、猪妈妈图片一张,猪宝宝、小动物图片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三种图形。

四、活动流程:

辨别图形建构小屋——复习巩固请小动物做客——活动延伸游戏:“狼来了”

五、活动过程:

(一)、建构小屋:

1、通过提问,引出主题:什么房子最牢固?

2、建构小屋:

1)你想造什么形状的房子?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你造的是什么形状的`房子?(幼儿互相观摩)

(二)、请小动物做客:

1、教师示范请小动物到自己搭建的小屋做客。

2、个别幼儿操作,加深语言练习。

3、集体练习,请小动物到各种形状的小屋里做客。

4、送小动物回家。

(三)、游戏“狼来了”:

1、讲解游戏玩法。

2、幼儿游戏,复习巩固各种图形。

3、猪妈妈带猪宝宝回家。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小熊送礼的游戏中运用对应的方法感知1和许多,乐意用语言表达。

重难点:运用对应方法感知1和许多

活动准备

长毛绒小熊1个,1袋糖(其中1粒糖纸为黄色,其余为红色),1盒珠珠(糖和珠珠的'数量各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送糖(以生活游戏感知一和许多)

1、摸糖

小熊为小朋友带来一袋糖。请个别幼儿上来摸一摸。“有多少糖呢?”

2、看糖

1)教师将一袋糖倒入大盆子内,问:盆子里有多少糖?

2)这些糖一样吗?

小结:黄纸包的糖有一粒,红纸包的糖有许多。”

3、分糖

小熊说这些糖的味道可好吃啦!边分边说:“许多糖分给小朋友,每人1粒。小朋友没人手里有几粒糖?”

二、送珠珠(以互动游戏的方式拓展感知一和许多)

1、摸珠珠

1)小熊又送来了一盒礼物,里面是什么呢?

2)教师上下摇动盒子,问:盒子里有多少珠珠?

3)小朋友没有看见,是怎么知道有许多的?

2、猜珠珠

1)每个幼儿从盒子里摸1粒珠珠。教师摇动盒子,听听盒子里的珠珠还有吗?

2)小朋友每人手里有几粒?

3、找珠珠

1)盒子里的许多珠珠哪里去了?

2)要使盒子里仍有许多珠珠有什么办法?(把一粒粒珠珠放回盒子)

3)(幼儿逐一放回)“一粒粒珠珠合起来怎样了?”

三、延伸

平时的活动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东西如老师的大椅子和幼儿的小椅子来做“一和许多”的学习。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泥工造型的创作欲望。

2、学习泥工技能:练习搓球并学会组合,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棍。

2、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对了,是糖葫芦,又叫冰糖葫芦。知道糖葫芦是什么果子做的吗?是酸酸的山楂。

2、情景表演:小兔在商店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她想:"小伙伴们肯定喜欢吃!我要为他们每人做一串。可是,糖葫芦怎么做呢?"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请幼儿观看老师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4、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

2)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

3)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我们给小兔送去吧。

5、大家一起欣赏糖葫芦。

歌谣:糖葫芦,圆又圆,小兔见了心喜欢;跑过去,买一串,放到嘴里甜又甜。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名称:动物王国

重点领域:艺术、健康

活动班级:小班

执教老师:郭艳

一、活动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好奇心极强,他们对动物很感兴趣,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还会不自主的用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

因此地设计这一活动中,我着重以艺术为主,并根据中提出的“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为依据,引导幼儿通过参观动物,大胆地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动物的行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跳音与连音,从而来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的行动特征。

2.在律动中感受乐曲的跳音与连音。

3.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将各种动物的图画贴于墙上,布置为“动物王国。”

2.录音带、录音机、音乐“开车歌”母鸭带小鸭。”

四、活动难点:

在律动中感受乐曲的跳音与连音。

五、活动过程:

1.放音乐“开车歌”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物王国。”

2.幼儿在参观过程中,认识各种动物,并用动作表现动物的行动特征。

3.播放跳音版及连音版乐曲,请幼儿配合乐曲做不同动物动作并说说

自己做的是什么动物的动作。

(1)播放跳音版乐曲,让幼儿感受并表现动物动作。(青蛙、兔子、小鸡等)

(2)播放连音版乐曲,让幼儿感受并表现动物动作。(小鱼、乌龟等)

(3)播放跳版和连音版乐曲,请幼儿仔细听,根据乐曲做不同动物动作。

4.歌唱,并进行表演游戏。

5.总结

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王国,你们玩得开心吗?现在“动物王国”的动物们要休息了,我们给可爱的动物们说:“再见。”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 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4、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 3、2、1。

5、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6、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7、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来感知西瓜,并用记录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西瓜的感知。

2、幼儿在撕西瓜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3、知道西瓜是夏季的水果,多吃西瓜身体好。

活动准备:

“瓜棚”撕“西瓜”用的报纸不同外形西瓜5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水彩笔一桌一盒大头针双面胶黑板欢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瓜棚”里的西瓜丰收了引入活动主题。

1、师:“我种的西瓜丰收了,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

2、唱“种瓜”进入活动室。

3、看到“瓜棚”师:“咦?瓜棚里怎么只剩下叶没有西瓜了呢?”

二、通过感官感知西瓜并进行记录。

1、配课老师将5个西瓜滚来。

2、师:这就是老师种的`西瓜,在夏天西瓜丰收了,可是不知西瓜质量怎样,请小朋友当检验员来检验一下我的西瓜,并把检验的结果填在检验表里。

3、出示“检验表”简单讲解。

4、请幼儿检验西瓜,填记录表。

5、请个别幼儿讲解检验结果。

6、老师简单小节。“西瓜是夏天的水果,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要多吃西瓜。”一起为我们的西瓜做个广告。“瓜棚里长了大西瓜,一个一个大又甜,大家都来吃西瓜,多吃西瓜身体好!”

三、撕“西瓜”

1、师:“我种的西瓜好吃又有营养,我瓜棚里又多结了许多西瓜,可是调皮的西瓜都藏起来了,藏哪了呢?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放回到瓜棚里好么?”

2、幼儿操作。

四、庆丰收。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发现表面是圆的物体转动的时间比较长。

2、能运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并在活动后陈述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蛋壳、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玩蛋壳

启发幼儿从中发现问题。

二、幼儿讨论

为什么蛋壳会转?(不一定要得出正确答案)

三、玩一玩,找一找。

1.还有什么会和蛋壳一样转转转?

2.找到会转的物体后找找它会转的秘密。

3.想想为什么有的东西不会转,有的能转不停。

四、引导幼儿小结

蛋壳和圆积木会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外形都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在认识了蛋宝宝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前知识准备。一定的活动积累,让他们对蛋宝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活动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动目的明确,只要幼儿参与动手,就能找到蛋宝宝和圆积木转动的秘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很积极,每个人都能动手操作,并讲述自己的发现。科学活动中采用幼儿熟悉的材料,设立简单易完成的探究任务,是比较适合小班小朋友的。

小班的活动教案 篇8

小班的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的活动教案 ,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