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2025/09/08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1

活动设计:

本月,我们的主题是“你的家,我的家”。主题主要介绍了“家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家人”、“来我家做客”这三部分内容。在“来我家做客”这项内容中,介绍了做客时作为小主人和小客人分别要注意的一些礼仪知识。为了给孩子们一个亲身体验、运用的实践机会,我们联系了幼儿园附近的一个家庭,进行全班孩子的做客活动。

活动目标:

1、小主人学会主动介绍家人、带领参观房间,并尝试用多种方式热情招待小客人,小客人学会礼貌参观、礼貌用语。

2、学会分享与互助,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在活动之前有做客的相关礼仪教育。

2、每人带适量的食品进行分享。

活动过程:

一、 收拾心情,整装待发

1、回忆做客时的必要礼仪:见到家人问好、有需要先询问:“请问…….”、参观有序、分享时注意卫生、自由活动注意秩序等等。

2、交代路程上的安全知识:排队秩序井然、靠右行走、不掉队、过马路走人行道等等。

二、 文明做客,开心分享

1、小主人介绍自己的家人,小客人主动向每一个主人问好。

2、小主人带领小客人参观自家的卧室、书房、厨房、浴室、客厅,并介绍主要摆设。

3、自由分享玩具和食品。

三、 整理卫生,礼貌道别

1、收拾玩具和食品,主动将所有物品放回原处。

2、向主人礼貌道别。

活动反思:

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幼儿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幼儿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行为。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宝宝都是独生子,一家六个老人来疼爱。使得宝宝在潜移默化里养成了自私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据这种现象我设计了本节课,让宝宝们在了解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什么的同时,能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口语表达能力。

3、 在交流中感悟亲情。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体验、回报亲情

难点:体会父母的爱 、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 课件 录音机

2、 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龙人》

2、 故事导入

森林里住着小熊的一家,有爸爸、妈妈和小熊,有一天,小熊已经吃了两个冰淇淋还要吃,妈妈不同意,它就生气里,小熊一个人跑到外边,越跑离家越远了,它又累又饿,看见松鼠一家甜蜜地依偎在一起,它越来越想家了,伤心地哭了,小熊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回到了温暖的家。

3、 提问

(1) 小朋友你家里都有谁呀?

(2) 叫什么名字?

小结:

4、 看照片

每个小朋友都想说说自己的家,还有小朋友把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介绍自己的家里人)

小结:刘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都很喜欢它,让我们大声说出来好不好《我爱我的家》

5、 看录象

听了这么多,我真想到小朋友的家里去看一看,咱们先去谁家?

6、 交流

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每天为宝宝们做了很多事,你能不能说一说,学一学

7、 游戏

《咱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父母是为宝宝付出这么多,非常辛苦,刘老师希望中二班的小朋友都能听爸爸和妈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我这准备了很多糖果,请小朋友把糖送到妈妈嘴里,让妈妈甜在心里,让我们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

活动反思

通过不同的方式,幼儿学会了记录家里的人口、物品数量等等,以帮助幼儿加深对观察的记忆。

在家园互动的配合中,让幼儿尽可能地参与家中的小事情,发现“放手”后的孩子,独立性增强了,许多很配合我们,看到了成效,十分感谢我们。

还有个别较弱的孩子,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点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寻求方法。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家里主要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2、学习区分里外。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素材(孩子的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

2、反映家中房间的图片。

3、礼品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声音素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咱们平时都能在哪儿听到这些声音呢?——引入家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图片——感受家的舒适,了解房间的名称,喜欢自己的家。

今天我要带领小朋友去参观一个新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欣赏各个房间图片——感受家的美,了解房间的名称。

提问:你喜欢哪个房间?你喜欢的房间叫什么名字?我们会在这个房间里做什么?

2、第二遍(快速)欣赏图片——感受自己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同,喜欢自己的家。

教师:你的家与这个家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你的家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的家有和别人的家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家是幸福的家。

(二)组织幼儿游戏——初步感知物体的里外

教师:房子的主人为了欢迎我们,特别为我们准备了一件礼物,请看这个漂亮的礼品盒,盒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教师当着幼儿的面打一礼品盒,请幼儿说说礼品盒里有什么?(好多好多的龙眼)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龙眼在盒子的里面。

(三)、每个幼儿1个龙眼——初步感知里外的相对性。

发给每个幼儿1个龙眼,请幼儿触摸感知并说一说龙眼最外面的这层是龙眼的什么,能吃吗?(龙眼皮)

龙眼皮的里面有什么?请每个幼儿剥开看一看。——感知龙眼皮、肉、核三层的里外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比较,肉和皮、肉和核的里外关系。

教师小结:果肉和果皮比较时,果肉在里面;果肉和果核比较时,果肉又在外面了。

小朋友一起品尝龙眼,一起将龙眼皮放在垃圾桶里。

(四)、完全《操作册》——区分里面和外面

图中哪些小朋友在教室里面,请用红色笔圈出来,哪些小朋友在教室外面,请用绿色笔圈出来。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里面、外面的物品——进一步感知物体的里外及里外的相对性。

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里面、外面的物品时,请幼儿特别注意感受里外的相对性,如柜子在教室里面,书本又在柜子里面等。

四、活动延伸

1、结合体育游戏玩大纸箱的游戏。

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放在柜子里,并爱惜自己的物品。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达到了我所设计的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调动起幼儿的谈话的欲望、兴趣,让幼儿更加喜欢自己温暖的家。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体会合作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引导幼儿回忆家中房子的形状的结构,用组合粉笔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幼儿注意观察自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2、各种房子的图片。

3、每张桌子一张大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房子的外形特征

1、教师: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个家,有的住在楼房里,有的住在平房里;有的家有阳台,有的家没有阳台,门窗也不一样。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你家的房子从外面看像什么,有几层。

2、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住几楼,楼房、门窗、阳台等的结构和外形特征。

二、交代作业要求。

教师:老师为每张桌子准备了一张大白纸,每位小朋友把自己家的房子画上去,还可以添画树、马路和车子等。先想想画在哪里合适,想还了在开始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绘画的位置、大小和房子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下笔。提醒幼儿互相合作,互相谦让。

四、总结评价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欣赏,分享共同创作后的.喜悦。

五、小组长收拾蜡笔。

活动反思:

房子是孩子们在平时随处可见的,对于房子孩子们并不陌生。所以这次课我以谈话的方式直接导入主题,先从谈谈自己家的房子开始,慢慢的引入我设计的房子中来。

新《纲要》指出:“既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中班美术活动,使得幼儿能够结合绘本的特点,发挥幼儿的想象。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5

设计意图:

小猫、小狗、小兔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动物,更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为了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本动作,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提高走跑动作的协调性,学会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3、养成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场地四周放有小狗、小猫、小兔标志的纸箱房各一个,小猫、小狗、小兔头饰若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小动物模仿操。

2、情景导入:今天老师变个魔术,把小朋友们都变成小动物好不好。(把幼儿分成三组),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花猫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白兔(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白兔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狗(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狗走路)

3、游戏:《小动物找家》

规则:在场地的四周摆放小猫、小兔、小狗家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儿歌“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如果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小兔:爱吃萝卜,爱吃菜。我是小兔真可爱。小狗:我是小花狗,就爱蹲门口,汪、汪、汪)

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到草地上去玩吧。,幼儿在场地上学小动物走、跑、跳等动作。(注意不能相互碰撞)当老师说:轰隆隆、轰隆隆、天要下雨了小动物们快回家吧,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找自己的家。找错家的幼儿和当小动物家门的幼儿互换位置,游戏再次开始。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回教室,给幼儿讲小动物的故事。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热爱,懂得了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在游戏过程中懂得了遵守游戏规则,锻炼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6

活动目标:

尝试将各种图形组合成家中用品和家具的形状,体会每一个房间都有用,感受家的温馨。

活动准备:

1、儿歌《这里就是我的家》的图片

2、半圆形纸,绘画笔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不同的房间(通过认识家中不同的人,了解家中的房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儿歌中有谁?他(她)正在干什么?他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2、他们会在哪个房间里?

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

二、画画我家的房间(通过观察了解房间中物品的图形构造,并尝试用图形连接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家中的房间)

过渡:今天,就请你们来参观一下我的家,先去看看那个房间?

(一)看看、说说不同房间的物品

1、(ppt演示)厨房:

关键提问:厨房里面有什么?

根据幼儿所说,出示冰箱、橱柜、煤气灶

关键提问:

冰箱:他们是由哪几个图形碰在一起变出来的?

煤气灶:看看煤气灶上有哪几个图形宝宝。

抽油烟机:猜猜这是什么?(是呀,梯形和长方形排排队就变可以变成抽油烟机。)

小结:原来不同的图形碰在一起就能变成不同的东西。

2、(教师示范画一画)卫生间:

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卫生间。

过渡:我的卫生间里面共有3件家具。

(1个圆:转转转…碰;1、2、3直接演示)

这会是卫生间里面的什么家具呢?

看ppt图片:如果再邀请一个图形朋友和椭圆宝宝碰一碰,我们的卫生间用起来可能会更舒服。

我来试一试!

浴缸:平平平,直直直……碰。

小结:看呀!方形宝宝抱着圆形宝宝就可以变成浴缸。

水池:方形宝宝、方形宝宝,水池宝宝也想和你碰一碰。

我来啦、我来啦,我应该碰在哪里呢?

幼儿示范:小方、小方,请你到我的下面来玩吧

集体指书。

小结:方形和椭圆形排排队就变成了水池

马桶:看呀,看呀,马桶也要碰一碰了。

教师示范

关键提问:碰在哪里呢?

小结:原来图形碰到的地方不同,变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3、客厅、卧室:看看这2间房间,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在玩游戏?

过渡:瞧!我的家还有很多房间空着呢,请你们帮帮忙,想一想你最喜欢哪间房间,里面可以买哪些家具。想好了,就请你们帮我去装修一下吧!

(二)、幼儿操作

1、过程中:你的图形朋友碰起来了吗?

想一想我们装的是哪间房间?必须用到什么家具或用品?

2、想象并添画其他物品,如桌子上放什么?墙上挂了什么?

提醒先画好的孩子添画人物、情节。

三、参观我家的房间(说说自己家的房间和房间的不同功能,引发幼儿爱家的情感。)

说说自己的房间。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7

活动目标:

1,大胆地与同伴说说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2,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产生爱家的温暖情感。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家是什么》;钢琴曲《我爱我家》;搜集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家”,引导幼儿说说自已的家。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已的家,你喜欢自已的`家吗?”幼儿回答。“你最喜欢家里的什么?”请幼儿回答,教师注意让幼儿充分地讲述。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爱家里的某一个房间,有的爱某一物品,有的爱某一宠物,有的爱某一亲人。小朋友都爱自已的家。” 教师出示字“我爱我家” ,引领幼儿读一遍。

2,出示课件,教师配乐 读诗歌《家是什么》。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家是什么——小兔子说家温暖的地方;小老鼠说家是安全的地方;小鸟说家是幸福的地方;小朋友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的肩膀。

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有问题吗?”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为什么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再次朗读诗歌。

3,幼儿根据自已的理解,说说家是什么。

幼儿自由思考,教师请幼儿轮流回答(家是&&),教师用一句话讲解幼儿所说的话的寓意。

教师小结:“爸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爸爸妈妈。”

4,请听一首爸爸,妈妈,宝宝一起唱的特别好的听的歌《我爱我家》

活动延伸:

为家人说一句话或给一个拥抱,让家长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认真,能同伴说说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他们都常开心。课堂也很活跃,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也很高。

中班教案我家的房间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跟着音乐做动作,体验变现性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 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音乐的节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初步知道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律动课件《小小音乐家》

活动过程:

1.体态准备。

复习律动操或是已经会跳的舞蹈进行热身。

——听,我们的律动操音乐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跳起来把。

2.听辩旋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听音乐,感知音乐旋律。

3.肢体感受。

幼儿自由看节奏谱,自由模仿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欣赏,感知表现性律动中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拍、力度、旋律的完美结合。

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动作含义。

——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小小音乐家,看看谁会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讲诉这个音乐故事。

4.音乐游戏

教师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请个别幼儿做引领者,集体做表现性律动。

活动反思:

幼儿刚听到音乐就欢快的舞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幼儿都愿意尝试在伴奏下运动,当看过一遍视频后,幼儿主动说出了,我在视频里看到有弹钢琴的动作,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动作,有了以上的铺垫。幼儿也就能容易的学会了这个舞蹈。总体来说这节音乐课给幼儿带了活跃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