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2025/09/0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大雪节气。

2、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感情。

3、引导幼儿通过天气变化,植物变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了解大雪节气。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介绍大雪节气的风俗、农事活动、节气故事、节气儿歌、手工制作、亲子活动等。

大雪的由来: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大雪。

大雪节气的相关民俗: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大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大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晒鱼干:

大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大雪节气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

二候: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面的阴气下降;

三候:万物失去生机,进入严寒的冬天。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朋友们学到了那么多,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做一些有关大雪的东西啦!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模板(通用17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雪期间的活动形式。

2、在跟小雪人互动中获得快乐。

3、增进小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准备

雪人图片若干、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下大雪的时候小朋友都玩些什么呢?师:小朋友们,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在下雪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呢?(引导孩子说出堆雪人这一活动名称。)师:我们都跟谁一起玩过堆雪人的游戏呀?喜欢堆雪人吗?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小雪人,但是小雪人出门太着急,忘记带上美丽的`颜色了。请小朋友们用彩笔画一画,给小雪人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围巾。

2、给小雪人涂颜色

a.小朋友分组进行,2人一组

b.小朋友们看看雪人的鼻子、帽子、还有围巾、嘴巴都是什么颜色的,然后给它涂上颜色,并且要互相商量。

3、雪人大比评

a.小朋友把涂好颜色的小雪人放在桌子上。

b.排队观赏每一组的作品,给喜欢的小雪人贴上小红花。

c.数一数自己得了几朵小红花?

活动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自己动手给小雪人涂上了颜色,也要感谢我们的小队友,请小朋友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堆雪人的游戏,在户外记得戴好帽子围巾御寒哦。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大雪节气的由来,包括大雪的时间以及文化

2、通过科学实验,让大家在动手动脑中加深对节气的印象

活动安排

大雪节气相关儿歌、风俗、科学知识

大雪问答知多少?

(1)大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民间有“冬腊风腌”的习俗。大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在南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是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

(2)大雪节气意味着天冷了,要开始下雪了,那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球上的水是不断循环的,阳光蒸发陆地、大海、动物、植物里的水,形成水蒸气到空中,水与灰尘凝结聚拢,受重力开始下落,通过降雨回到地面。当气温足够低时,则会以雪的形式落下。雪其实是一个个固体小冰晶组成的,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雪花冰晶。

(3)雪的科学知识拓展

A、雪具有保温性

俗话说的'“瑞雪兆丰年”,就是指雪能够像被子一样覆盖在大地上,有效防止土壤中的热量过快地散发到空气中。

B、下雪后,为什么有时候在枯草上堆积,而水泥路上却没有积雪?

当地面温度低于0度时,雪落在地面上就不会化。地面温度高于0度时,水泥地面由于是一块整体,体积大、热容量大(除非是寒带冻土层,否则一般情况下,地下温度都高于0度),且导热系数高于植物纤维等,于是当雪花落在水泥地上,地面的热量便将其融化。

C、下雪后影响交通,怎么解决?

因为盐水溶液的凝结点比水要低很多,所以能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容易凝结成冰;工作人员正是利用了这一物理特性,所以用盐水来化积雪,防结冰。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2、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5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雪花飘飘,大雪来到”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趣味活动,帮助大班幼儿感受冬季天变化。上海很少下雪,通过课程增加对“雪节”和雪花的相关认知,了解大雪节气的相关习俗,增加科学小常识,提升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精细动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属语言、社会、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大雪这一节气的含义;了解大雪的习俗;了解雪花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技能方面:能够利用画笔绘制雪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提升观察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方面:深化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课程内容】

了解大雪节气(10分钟)

所需材料:视频动画《大雪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吃?如何穿?》

活动过程

(1)播放大雪节气的趣味科普视频;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视频中看到学到了什么,教师简要总结。

认识雪花(10分钟)

所需材料:各种雪花的图片、雪花科普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讲述他们印象中的雪花,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颜色和形状;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绘画活动:制作五彩雪花口罩清凉贴(20分钟)

所需材料:纯白色口罩清凉贴;水彩笔(安全无毒)

活动过程: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版纯白口罩清凉贴,幼儿利用不同颜色水彩笔,在口罩清凉贴上绘制各种形状的雪花。

【课程延伸】

家园共育: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绘制一张“雪花形成过程图”,并带到班级中进行分享和展示。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不怕冬天的寒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体验冬天里体育锻炼前后的身体感受。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结合体育活动,古诗律动操,幼儿感受运动前后的变化。

老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律动操吧!(可组织幼儿连做两遍,让幼儿能明显感受身体的变化。)

老师:小朋友们做完律动操后,感受身体和做操前有什么不同?

老师小结:做操前我们的身体觉得有点冷,刚刚锻炼身体后觉得身体有点热了,是因为我们运动了,所以身体就有点热了。

2、谈谈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法

老师:现在的天气,我们身体有什么感觉?哪些方面的改变让你觉得天气已经很冷了呢?

老师:“书上的小朋友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我们平时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呢?”

引导小朋友观看视频,说一说视频中的小狐狸怎么了?最后怎么解决的?

老师小结:平时在室内的时候,感觉不会冷,就是在外出的时候觉得天气特别的冷,这时候我们可以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或者是戴上保暖用具:帽子、围巾、手套。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的美并对儿歌充满喜爱。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雪花》(附后)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

引导语:

“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

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

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附:儿歌《雪花》

雪花

雪花飞啊飞,飞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里,变成小水滴。

水滴轻轻说,我从天上来。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

幼儿大班大雪节气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在下雪天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在成人的鼓励下,愿意尝试解决下雪天遇到的小困难。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己保护。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恐龙玩具一个、动画故事《小恐龙的一天》

2、收集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那,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小恐龙也很喜欢冬天,尤其是喜欢下雪的天气,但是,下雪却给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小恐龙的.一天》,使幼儿了解在雪天活动时,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项。

提问:

1、森林里下雪了,小恐龙感觉非常非常冷,怎样让它暖和起来呢?

2、恐龙宝宝在玩打雪仗的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3、恐龙又到冰面上玩,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小恐龙做的对不对?那么你们在下雪天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结合自己,谈谈自己在下雪天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

(三)出示“人们在雪天活动”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打雪仗时,往同伴的头上、脸上扔。

2、独自到冰面上玩,追逐打闹。

3、下雪后,在马路上奔跑。

4、玩雪后,直接将手放进热水里泡。

5、下暴雪后,在大树下、广告牌下面玩耍。

6、不戴帽子、手套,外出玩耍。

小结: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下雪天出去玩,要注意穿上防寒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帽子、围巾,以免冻伤。小朋友不能独自到冰面上玩,以免发生危险。打雪仗时,不要往别人的脸上、头上扔,以免打伤。玩玩雪后,一定要搓搓手,不能将手直接放进热水里。

(四)教师示范讲解冻伤、摔伤后怎么办。

1、冬天,手冻伤了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动,常常冻得手脚发僵。手脚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

(1)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2、雪天滑倒,怎么办?

不小心滑倒,我们不要用手腕着地,用手掌着地,那样容易会把手腕扭伤。如果摔得严重时,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住院治疗。

3、师生制作“防滑”标志,在幼儿园的楼梯口、容易滑倒、摔伤的地方张贴。

(五)学习儿歌:《雪天安全歌》

下雪天,要慢走,躲让汽车保平安。

湖面结冰要离远,路上打闹有危险。

人生命,大于天,时时刻刻重安全,这样人人才平安!

(六)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下雪天的安全常识,希望小朋友们在下雪天,都能加强自己防护意识,能够安安全全、快快乐乐的度过整个冬天。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反思:

寒冷的冬天来了,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乐的同时,同时也留下了安全隐患。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快乐的雪天,提高幼儿的自己保护意识,进行一次雪天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有关雪天安全知识,增强了幼儿在雪天的自己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