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暑节气教案

2025/09/18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暑节气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暑节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赏荷花,吃莲藕的习俗

2.让幼儿认识荷花、荷叶、莲蓬、莲藕,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自主涂色,培养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荷花、莲藕的图片,有条件可以准备一盆藕片或一节藕,莲子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知识

小暑时节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六、七月份,正是鲜辣上市的时候,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正是小暑时节。藕也有健脾开周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可知人对藕的喜爱。

2.认识莲

——今天莲藕知道了小朋友们要过小暑,它就来拜访大家了。

教师出示莲藕,请小朋友观察

——小朋友们看莲藕长得是什么样子呀?(一节一节的,外皮看起来脏,里面是白的,有孔)

——真是奇特的长相啊,那有没有小朋友吃过莲藕呢?你喜欢吃吗?是什么味道的?(脆,有点甜)如果教师准备了藕片可以发给小朋友尝尝。

——在咬断莲藕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有一根一根细丝)

——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有一个成语叫藕断丝连,形容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是不是跟莲藕很像?

——那么小朋友们知道莲藕是植物的哪一部分吗?它是果实吗?

——不是哦,其实它是茎,是莲的地下茎,每一节中间的须状物就是它的根啦。那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它的花和果实呢?其实你们一定都见过。

教师展示荷花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荷花,也就是莲藕的花,如果你在小暑时节去公园转转一定就能看到它们啦,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荷花是什么样的?(从水中长出,花朵很大)

——荷花旁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绿色,圆形的,叶片很大)

——有没有小朋友注意到花瓣中间的是什么呀?它是荷花的果实,也就是莲蓬。莲蓬里一粒一粒的就是莲的种子,叫做莲子,长得是什么样子?(外面有绿色的硬皮,里面是白色的)——大家吃过莲子吗?它是什么味道的(清甜,或者微苦)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莲的茎叫做?莲的花叫做?莲的叶片叫做?莲的果实叫做?莲的种子叫做?

——小朋友们真棒!莲这种植物一身都是宝,各个部位都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在小暑时这样的炎热天气里,具有清热生津、止血散瘀的功效。

3.动手画一画

(1)——我们来动手给莲涂上颜色吧。

(2)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幼儿自由创作

(3)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小暑时节莲藕是一种很好的食物,也知道了莲藕是莲的茎,认识了莲这一种植物的花、叶、茎、果、种子,还动手为莲花涂了色。周末的时候不妨去公园里转一转,赏赏莲花,吃吃莲藕,感受夏天的气氛。

小暑节气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教材通过让学生听《龙宫晒龙袍》《百索子撂上屋》《白龙归家日》的故事了解传说小暑习俗;通过赏析美文《北平的.夏天》,引领学生北平夏天的丰富多彩与可爱;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小暑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吃饺子”“食新”两项小暑传统活动更意在让孩子们在动手做做的同时加深对节气的了解与情感;教材最后“情景交融写游记”的习作安排则引导学生写风景时带着自己的不同感受,切记写流水账,写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感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小暑”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小暑”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及包饺子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暑

1、诵《节气歌》

孩子们,你们知道《节气歌》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现在又是哪个节气呢?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春天已经过去,骄阳似火、绿树成荫,夏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暑”,去感受下它的热情。

2、板书:小暑

看到这个暑,你想到了哪些词?(学生交流并汇报)

(二)走进小暑

知道小暑在什么时候?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节气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时节有晒伏的习俗

2.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培养爱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

提前通知幼儿每人带一两件平时不用的东西来,如看完的画册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时节“晒伏”的习俗。

虽然小暑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经过春雨,梅雨的潮湿,家里往往会弥漫着一股雾味。人们实在受不了家中那股霉味了。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相传龙宫也会在这些日子里晒龙袍。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经过刚刚的介绍,我们知道小暑时节要干什么呀?(晒伏)

——真棒!今天啊我们也要来晒晒伏。老师请大家从家里带来几件平时不用的`东西,小朋友们带来了吗?教师任意请几个小朋友来展示他们带来的东西。

3.晒晒雾味儿

(1)请幼儿将带来的物品摊开放在阳光下晒。

(2)鼓励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物品,说一说它有什么故事,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将物品借给对方。

(3)教师请几位幼儿讲一讲他印象最深的是谁的什么东西,有什么故事。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小暑时节有“晒伏”的习俗,我们也举办了一场小小的“晒伏大会”,这场大会不仅让我们的东西见见阳光,防霉防蛀,还能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好东西,也看到了别人的宝贝,是不是收获很多呀?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懂得分享,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小暑节气教案 篇4

一、教学背景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走进小暑,了解小暑,体会小暑的自然和人文之美。

二、教学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小暑时会发生的气象变化;

(二)带领儿童了解小暑时典型物候现象:三候;

(三)认识小暑的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有关于小暑的谚语。

三、教学内容

(一)气象变化

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小暑”的含义吗?顾名思义,暑是炎热的意思,那么小暑就是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但是实际上,小暑和大暑经常是“没大没小”的,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还有些年份是小暑连大暑、有米懒得煮。虽然从小暑和大暑的平均气温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但是到大暑的时候空气中湿度更高,因此带给人的感觉更闷热、更难以忍受。

除此之外,小暑时中国南方各地也会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迎来了高温少雨的日子。所以小朋友们在小暑期间,出门时不要忘记带好雨伞哦!不要看出门时晴空万里就不带雨伞,说不定暴雨马上就要来临哦,到时候你就要变成落汤鸡啦。

(二)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这三候无一例外都从侧面强调了小暑的高温。

“温风”就是热风,这一候呢,意思是说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气温升高,盛夏来临,相信小朋友们对这一候还是深有体会的。

而二候和三候就离小朋友比较遥远了,首先二候指的是什么呢?在《诗经七月》中有一句描述蟋蟀的句子“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里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意思是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小暑的炎热。那么三候说的.是在小暑时,老鹰因地面的温度太高而不下地,选择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

(三)代表民俗活动:包饺子

小暑正值伏日,此时人们容易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因此,小暑时的饮食很重要。在过去,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而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饺子长期以来都是北方广大地区老百姓最爱的吃食,它是开胃解馋的美食,伏日吃饺子是传统习俗。这次就请小朋友们体验一回北方的习俗,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馅,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喜欢的馅和饺子皮,我们一起包饺子吧!(花样包饺子见立冬)

(四)文学知识:谚语

有关于小暑的谚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它们来自于生活,因此贴近生活,自然而又鲜活。在这里老师讲给大家展示若干条有关于小暑的谚语,小朋友可以来猜一猜每一条谚语的意思是什么。

1.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2.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3.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国。

4.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5.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6.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7.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8.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9.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

10.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11.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12.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13.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14..淋了伏头旱伏尾。

15.入伏不种黍和豆。

16.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17.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8.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19.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20.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21.三伏不受早,一亩增一石。

22.小暑小禾黄。

23.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24.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25.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26.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27.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28.小暑无雨,饿死老鼠。

29.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

30.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31.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32.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33.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小暑节气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暑时节在雷雨后常常能看到彩虹

2.了解彩虹的样子和形成原因

3.动手剪纸,锻炼手部肌肉,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彩虹图片、一盆水、平面镜、手电筒、光盘、圆形白纸、剪刀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小暑时节易出现彩虹

小暑时节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容易出现锋面雷雨,雨过天晴后常常能看到彩虹。因为这时空气内尘埃空中的水珠,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形成了七彩光谱,也就是彩虹。

2.图片导入

(1)——小朋友们见过彩虹吗?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2)———般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时候,但只要你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彩虹,晴朗天气下洒水车喷出的水雾中会有彩虹,光盘上也有彩虹,肥皂泡泡上也有彩虹。

(3)——彩虹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展示彩虹图片

——彩虹有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么美丽的彩虹,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我们请彩虹姐姐到教室里来坐一坐好不好?

3.教师做实验制造彩虹

(1)教师将一盆水放在阳光下,在盆中斜放一面镜子,调整角度使反射出的彩虹投影在墙上。

(2)——小朋友们快看!彩虹姐姐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这是因为阳光本来就有七种颜色,当他们聚在一起就成了白色,但是我们的这盆水和这面镜子让这七种颜色分开了,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彩虹。

(3)小朋友们回家以后也可以做这样的小实验,让彩红姐姐也到你幼儿教察家里来做做客。

4.动手装饰小彩虹

(1)——其实我们普通的光盘上也有彩虹,大家看!

(2)教师将手电筒照射在光盘上,调整角度使反射出的彩虹投影在墙上。

(3)——光盘上的彩虹是圆形的、一圈一圈的,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彩虹变得更好看一点呢?

(4)将圆形白纸对折几次,让幼儿动手剪一剪,并将剪好的纸放在光盘上,用手电筒照射,墙上就能出现类似于万花筒的效果。

(5)看看哪个小朋友剪得窗花能让彩虹变得漂亮,教师给与奖励。

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小暑时节容易下雨,雨后就容易出现彩虹,知道了彩虹的形成原因,还请彩虹姐姐到教室里来做客,我们还给光盘上的彩虹打扮了一下。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中处处是美丽的彩虹。

小暑节气教案 篇6

活动内容

xx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对象

中班

活动科目

语言、健康

活动准备

※煮熟的菱角,菱角花

※材料包:夏天各种乘凉图片(有健康的行为和不健康的行为)

活动目标

※记住节气——小暑,知道小暑代表天气开始炎热。

※学习自我保护,知道夏天乘凉要注意方法,有些乘凉的方式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爱美好的夏天,爱美好生活。

活动过程

一、尊师重道:

向先圣孔子行礼。

二、导入:

看图说话:健康的小暑

教师:天气逐渐炎热,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夏天真好玩,可是如果不注意,夏天就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在夏天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呢?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看看哪些在夏天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三、活动过程

1、读诗歌

教师带幼儿读诗歌,三遍。(“/”表示节奏)

风阁/黄昏后

开轩/纳晚凉。

月华/当户白,何处/菱荷香。

2、讲知识

小暑为小热,还不是十分热。这首诗描写了小暑纳凉的惬意。吹一吹风,望一望月亮,还能闻到飘过来的菱角与荷花的香气,这该有多舒畅。《易经》原理:阴阳相生相克。夏天也有凉快的时候,冬天也有小阳春。

3、赏花事

说明:应时赏花——种花、插花、戴花、花饰

(1)教师出示菱角花、菱角,请幼儿回答问题。

教师:这是什么花?(菱角花)。菱角花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它的果实很特别。刚才学习的神童诗里提到了菱荷香,我们看一看菱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样子长得有点奇怪,有尖尖的角,像什么?对,像古代的.官帽。

(2)品尝菱角,知道菱角是健康食品,对人类健康有益。

教师:不要看菱角外表长得奇怪,实际上它的味道特别好,而且它还有很多功能。《本草纲且》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而且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抗癌的功效,你们吃过菱角吗?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四、活动总结:

1、教师:菱角虽然不好看,但是味美而且是健康食品。它告诉了我们不能用外表来判断事物,不能以貌取人。

2、请幼儿跟老师读神童诗。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玩晒蛋节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