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大班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正方体》大班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正方体》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 感受、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 在操作中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 大正方体一个(骰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财付通的废旧纸盒、玩具、积木、大筐等
4. 课件、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认识 正方体
出示正方形纸片
1. 你认识它吗?他是什么形状?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 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 幼儿操作、交流。教师(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说明边一样长,或用笔量一下)
出示正方体
1. 你认识它吗?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二、寻找正方体
1. 在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 检查验证
3. 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课件验证、)
4. 继续对的材料进行分类。
三、拼搭正方体
1. 小组合作品出大正方体
2. 交流、验证
3. 再次小组合作品出更大的正方体。
4. 交流、验证
四、延伸、拓展活动
《正方体》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方体》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方体》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正方体》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正方体》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方体》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方体》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正方体》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等基本特征。
2、能观察发现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特征。
3、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生活中正方体的物体。
2、物质准备:
教具:数字魔方(一个大正方体纸盒,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分别是1—6)。
学具:《幼儿用书》P15-1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刀、胶棒或糨糊,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的宝贝。
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起幼儿兴趣:小老鼠自从和大老虎又和好以后,它意外地得了一个宝贝,两个好朋友可喜欢这个宝贝啦!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2)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3)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
(2)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1)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2)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进行跨步游戏、比大小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