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2025/10/1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本课为京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

教学方式:

提问法 谈话法

教学目标:

认数1、2、3、4、5。会正确数出数量为1、2、3、4、5的物体个数。

掌握1~5的`数序,比较熟练的书写1、2、3、4、5。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会数。

教学难点:

数字3、5的书写。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培养数感,得到学法

扩展延伸,引发多角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会数数吗?谁能数一数?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和数字交朋友,你们高兴吗?我们比一比看谁交的朋友最多好吗?

二、学习认数,数数。

1、打开书,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先来观察左上图,请你数一数,图上的东西都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两个人说一说,用手势比一比,数一数有几个圆点,读一读后面的数字。指名汇报。

结合事物图、手指图、点子图,逐步抽象出数1——5。并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用1——5表示的物体。

2、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3、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4、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5、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6、了解数序

数数小棒图,掌握1—5的排列顺序,正着数,反着数。

说说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1排在第1个,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可以从前往后数1、25,也可以从后往前数5,4,3,2,1。

7、说一说谁在第几个?几比几多几?

(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多1)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2

目标:

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过程:

一、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有几种分法?

二、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幼儿每人四条小鱼,两个鱼缸。边分边画圆圈记录。

2、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三、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出手指对数。[有意识按顺序出]"小朋友我问你:4可以分成1和几幼儿"郭老师我告诉你4可以分成1和3"

五、“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解,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3、体验数学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

难点: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猴9只、绳子两条、算式卡片

2、学具:小猴若干、记录卡、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加减

游戏:开火车

玩法: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几点开?老师出示一算式卡片:请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车7点开。

游戏时速度由慢到快,由集体游戏到小组、个人游戏。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积极动脑)

师:我们的火车来到了杂技团,今天小动物们正在排练,看9只小猴正在爬绳,不过只有两条绳小猴们应该有几种爬的方法?应该怎样爬?

2、幼儿动手操作。

(1)介绍操作要求。

(2)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记录卡,。

师: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种分发更好?引出递增递减。

4、做小小训兽师,指导小猴爬绳。

(1)教师说幼儿动手操作。

(2)幼儿之间互相说互相操作。

5、通过操作练习巩固复习9的分解。

师:刚才我们帮小猴爬绳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发现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强调幼儿的坐姿以及书写姿势)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爸爸妈妈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看看。

八、结束活动。

幼小衔接数学一到十的分解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