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兰兰过桥》教案

2025/10/21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兰兰过桥》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兰兰过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义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生四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

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白然段。

a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携带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a齐读第I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

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想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生字。按序抽读: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四、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兰兰过桥》教案 篇2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型桥梁的神奇,使用与携带的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文中运用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样子,通过对比喻句的朗读、感悟,明白了桥的形状奇特和使用方便。惊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轻巧、又平又稳等词使学生感悟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奇妙享受,让他们有要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本课“梁、程”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板书:桥)记得这个字吗?谁能来读一读(齐读:桥)

2.小朋友们,能说说你看到过的桥吗?提示:先说桥的样子,再说桥是用什么造的。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也给我们介绍了几座有趣的桥。(板书课题:兰兰过桥)谁能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前鼻音:兰读到位:兰兰 (第二个兰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把你最喜欢读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地方请同桌跟着读一读,读得不好的地方也请同桌教他读一读。

3.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句子,你能读好它吗?(课件出示句子)从个别读到集体读。(随机正音)

a、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b、爷爷告诉她,这种桥叫潜水桥,是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的。

c、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d、兰兰惊奇地站在潜水桥上,透过玻璃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正音,理解:桥梁工程师、桥梁专家)

2.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字宝宝和词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见面了,快去打声招呼吧!

3.拼音宝宝藏起来了,小朋友们还认吗?请小老师领读。

4.再轻轻读文,说说:为什么称爷爷是个桥梁专家?(板书:神奇)

5.爷爷带兰兰看了几种神奇的桥?(板书:潜水桥、塑料桥)介绍潜水桥的是哪些自然段?写塑料桥的呢?

6.让我们跟着兰兰,先去看看潜水桥吧!

四、学习“潜水桥”

(一)品读1--4自然段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出兰兰过桥时不同感受的词。

2.交流板书:吓、惊奇 能说说理由吗?

3.重点感悟惊奇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潜水桥的样子)谁能说说这座桥与我们平时过的桥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潜水桥的特点。

(1)架在水里(2)用玻璃砖制造(3)像一座长长的房子。

提问:为什么把潜水桥比作是长长的房子?(揣摩潜水桥长、高大、结实的特点)。

②、用我们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好比喻句。

③、潜水桥还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

④、看到它的样子就觉得惊奇,那么走在潜水桥上更觉得--?(神奇、与众不同)请找出文中的词句来说说。

a、说说大大小小的鱼和各种各样的船会有怎样的鱼和怎样的船?让你读懂了什么?

b、把驶过来划过去改位驶过来驶过去或划过来划过去可以吗?为什么?

c、假如你就是兰兰,站在这样的潜水桥里会说些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好第四自然段。个别读--女孩子读……齐读。

那么塑料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重点观察坐”与座中人的捺变成点后的位置。

“坐”①、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②、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③、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座”:广字头中的撇要长,让“坐”字往里躲。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朗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2、听写词语:让座、请坐、兰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

3.朗读第1—4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5--9自然段。

1.见过了潜水桥,让我们跟着兰兰再去看看塑料桥吧!

2.自己读读7.8.9自然段,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先说样子,再说走在桥上的感受)

3.交流反馈:(1)架在小河上(2)用塑料管子制造(3)折叠起来像雨衣一样大小。

4.塑料桥神奇在哪儿?能读好塑料桥给兰兰带来的又平又稳的感觉吗?

5.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你觉得塑料桥还有什么优点?

6.交流并出示句子: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塑料桥很轻巧、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这桥一会儿是一座桥,一会儿自动叠起像一件雨衣,真像变魔术一样。)

(2)比较句子:a、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桥。b、这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打进空气就成了一座轻巧的桥。

(要求学生初步明白薄和轻巧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轻巧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了解塑料桥不同于潜水桥的特点。)

(3)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7.8.9自然段吧!

三、复述课文

我们跟随着兰兰见过了潜水桥和塑料桥,现在,你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桥,向同桌介绍介绍它的'特别之处吗?(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读懂第10自然段

①、这些桥梁可真有趣啊!难怪课文说……(出示: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②、一起用咱们的朗读来夸夸兰兰的爷爷,你还想怎么夸他?(不愧是桥梁专家)

③、小朋友,未来的桥还会是什么样呢?

五、指导写字

1.扩词--带( )、( )、( )

急( )、( )、( )

2.仔细观察:“带”字的秃宝盖在横中线上面一点,“巾”的横刚好写在横中线上。“急”字的心字底写得宽些,注意三点的不同位置。

作业

设计一种未来的桥,自己动手画一画。

兰兰过桥 潜水桥 塑料桥……

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这一课文章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当“小小解说员”和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通过教学可以感觉到,整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在朗读感悟中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造成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的情绪。

4、本人自己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都应该继续加强,过渡语言、评价语言都比较贫乏,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兰兰过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义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生四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

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白然段。

a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携带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a齐读第I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

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想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生字。按序抽读: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四、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兰兰过桥》教案 篇4

一、教育目标

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发生探索、发现的。

二、教养目标

1、认知“兰、梁”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坐、座、带、急”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三、发展目标

1、充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未来的桥梁。

2、培养合作意识、强化小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3、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知识,至少认知一种桥。

【教学要点】

1、细读课文,简单了解潜水桥及塑料桥的样子、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自由阅读扩展阅读中的资料,基本理解内容。

4、能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桥梁,并在电脑中打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俺们继续学习32课《兰兰过桥》。

二、学文

1、还记得课文里介绍了哪几种桥吗?(生:潜水桥、塑料桥师贴)

2、这两座桥分别在哪几自然段?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带着问题以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汇报,师板书:潜水桥1~4塑料桥5~9,)

3、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个别汇报)

4、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种桥,组长分配任务先读读那几个自然段,再讨论一下这座桥有什么特点。找到书上的词句,用画出来。师贴:特点板:读,找,)

生汇报:潜水桥:结实、透明;塑料桥:轻巧、平稳师相映用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并板书。

5、课文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这两座桥是爷爷变魔术变出来的吗?(生:是爷爷设计出来的)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齐读第10自然段,师小结:原来这又结实又透明的潜水桥和这又轻巧又平稳的`塑料桥是爷爷这位桥梁专家设计出来的!

三、拓展

1、你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认知了什么桥?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上前汇报,同位交流)

2、老师这里“桥的世界”也收集了世界上各种奇特、壮观的桥。快看,师出示:江阴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重庆石门桥构思奇特的人行天桥。

3、老师准备在班里进行“未来桥梁设计大赛”,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你会设计一座怎样的桥?(个别汇报,与小伙伴交流)

4、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有关桥的儿歌、短文,请大家进入“桥的儿歌、故事”自由选择,大声地阅读,还可以想一想你会怎么编儿歌。有时间的还可以进入“网络链接”,里面有网络上有关桥梁的其他资源。(生自由在网络上一边浏览,一边交流)

5、生自由交流收获、心得。

四、写作

1、俺们马上进入讨论组,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

(1)请你设计一座未来的桥梁。

(2)自编桥梁的儿歌。

(3)说说你喜欢的一座桥,为什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题来写作。

(生在网络自由写作,个别汇报作品)

五、作业

小朋友真有创意,未来的桥梁设计师说不定就在你们之中呢!许多同学设计的桥梁都很不错,没写完的小朋友请回家继续打完并在后面画一幅图。到时在班里展览出来,俺们一起评选出设计师。

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又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通过这二座桥反映出科技的飞速发展,

如何引领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这样的课文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会犯难,要正确流利的读完课文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引导孩子做充分的预习。采用了同桌之间每人读一段、小组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多遍朗读。在初读的基础上,我教学时引导孩子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先让孩子找到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再引导孩子自己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兰兰过潜水桥?哪几段是写兰兰过塑料桥?接着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对于有关科学的课文总是显得很感兴趣,所以我请学生们课后想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们显得比较兴奋。我想在每一位同学心中一定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之桥。也希望学生的创新*在学习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3)部分学生还是缺乏训练,发言声音较小,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说话习惯。

(4)细节部分的教学需要加强,那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桥越来越先进。

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兰兰过桥》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识字、写字;难点是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三、教学特色:

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方法: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桥的知识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两种神奇的桥的主要特点。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看到过桥吗?你走过或认识哪些桥?(学生个别回答)

2、(出示兰兰图片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叫兰兰,课文讲的'就是兰兰过桥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1、爷爷带着兰兰一起去郊游,他将带着兰兰走过两座非同一般的桥,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桥吗?请大家把课文读一读,你将会知道答案。(学生自由读课文)

2、反馈:你知道兰兰过的是什么桥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潜水桥塑料桥)

3、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潜水桥和塑料桥非同一般?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请大家以四个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并填好调查表。(表中加粗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因学生写字量有限,也可口头反馈,教师板书)

潜水桥

塑料桥

造桥地点

水里

小河上

造桥材料

特别坚实的玻璃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

最大的优点

不仅方便交通,还可参观海底世界

轻巧,体积小,携带方便

三、学习生字:

1、兰兰的爷爷可真有本领,设计了这么好的桥。同学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自由发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过,不论是当桥梁工程师还是当飞行员首先得学会动脑筋,学好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今天要求我们认识12个生字,大家就可以动动脑子,想一些又简单又容易记住的方法来认识它们,来,试试看吧,比比谁是最聪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记忆方法)

3、有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记住这些字了,老师来考考大家。(将生字组成词语,不注拼音,请学生认读)

兰花、桥梁、工程师、波浪、书架、特别、砖石、划船、采花、轻巧、又轻又薄、又平又稳

四、结束:

同学们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本领,长大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作业:

收集各种桥梁的资料,举办“桥梁知识展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14个生字,学会写6个字。

2、启发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并自己动手设计的未来的桥。

一、生字复习:

游戏《藏头露尾》: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师课前准备一些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纸盖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请学生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盖住的字,以此来巩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二、师生互动,启发想象。

1、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和爷爷一起去吗?(教师范读旁白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说的话并根据课文描述自由地做兰兰的一些动作,比如:吓得闭上眼睛等)

2、当读到:“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时,师问:从这句话中看出,潜水桥大不大?你觉得还可以说潜水桥像什么?(启发学生想象并学说比喻句)

3、读完第4自然段,师问:课文中的兰兰在桥里面看到了这些,现在你们都是小兰兰了,你们在桥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4、读完课文,师问:刚才我们走过了两座神奇的桥,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学生想象说话)

三、桥知识展览会。

1、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组推选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将所收集的材料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中,供学生课后参观。

四、小小桥梁工程师。

每生自己设计一座心目中的桥,可图文结合,也可纯图片,还可以制作桥梁模型。

《兰兰过桥》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兰兰过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兰兰过桥》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上新课前曾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同乘上特快列车到我们祖国以及世界各地去欣赏一番那里各式各样的桥。(播放桥的图片,师解说)

这些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而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朋友今天要过几座与众不同的桥,让我们跟兰兰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请小朋友们把课题响亮的读一读——9、兰兰过桥

二、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教师随机教学生字的读音。

归纳学生对课题提出的三个最好的问题。让学生带上其中的两个问题再次预习课文,然后自己解决。

三、学习潜水桥部分:

过渡: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结实、透明。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

过渡:走过潜水桥,兰兰和爷爷又来到了哪儿?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轻声自由读,想想有什么想弄明白的?

生质疑,解疑。

五、教学塑料桥部分:

过渡: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先要介绍的是什么?接着是——?

1、第7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轻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平稳

3、第9自然段:

看电脑动画,理解塑料桥使用过程。

4、编儿歌:

六、教学第十自然段:

生质疑,解疑。

七、总结延伸:

如果你是桥梁专家,你打算造什么样的桥?

小朋友真会想,可是你们和爷爷设计的桥在现实生活中都还没造出来,要想让你们的梦想成真,你们应该怎么做?

八、作业:

将自己设计的桥画下来。

板书:

结实

潜水桥

透明

9、兰兰过桥

轻巧

塑料桥

平稳

《兰兰过桥》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来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1—4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第六至九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实践活动

老师这里有一道难题,需要我们也来设计一座未来的桥: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作客。小熊家住在河对面,河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帮助过桥的东西,河边也没有船能载小猴子过河。请你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让他顺利过河。

要求:1

设计好造桥用的材料;2

设计好桥的式样;3

向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桥。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复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新的生字。

1.读出生字词

兰兰 桥梁 工程师 一条 波浪 架在 特别 玻璃砖 各种各样

驶过来 划过去 采野花 往前走 打开 很薄 轻巧 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五、资料袋

当今世界先进桥梁图(8幅):

西樵斜拉桥:(中国)位于广东南海县西樵山

特殊桥梁:(日本)悬臂钢桁梁,大阪的港大桥。

特殊桥梁:(中国)新菏线长(垣)东(明)黄河大桥

拱桥:(英国)世界首座旋转式桥梁

中国廊桥:灞陵桥(明朝建)

悬索桥:(中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中国武汉长江公路桥

斜拉桥:中国重庆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