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2025/10/2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教案目标:

1、引导启发幼儿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保持良好的友谊。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理解中好朋友的相反性格特征和共有的友谊,初步获得相反的概念,感受事物相反的特性。

教案准备:手偶玩具、背景图、动物头饰、字卡等。

教案过程:

一、导入:出示手偶玩具“兔子”和“乌龟”。请幼儿为他们起个名字。

二、展开:

1、教师讲述。注意根据的情节加快或放慢速度。请幼儿认真听。

2、提问:的名字是什么?吉吉做哪些事情快?磨磨做哪些事情慢?

3、教师再次讲。请幼儿拿着手偶玩具,在背景图上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为大家演示。

4、让幼儿说说看,中有哪些是相反的意思。(如吉吉讲话快,磨磨讲话慢)吉吉和磨磨怎样成为了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帮助?鼓励?

3、请幼儿分别担任吉吉和磨磨两个角色,表演情节,进一步体验中两个不同角色行动和性格的特点。

4、请幼儿说说除了快和慢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相反的现象?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多和少,大和小)

三、结束:

:教师出示字卡,请幼儿说出与字卡上相反的词语。

吉吉和磨磨

吉吉是个小兔子,磨磨是个小乌龟。吉吉说话好快好快,磨磨说话呢,好慢,好慢。磨磨说一句话的时间,吉吉可以讲完一个。但是,他们说话都很清楚。

吉吉喜欢长得很快很快的花,磨磨喜欢长得很慢很慢的花。吉吉种的花开了又谢了,磨磨种的花才刚刚要开呢!但是,他们的花都非常好看。

吉吉看书好快好快,磨磨看书呢,好慢,好慢。吉吉一本接一本的看了好多书,磨磨才仔仔细细的看完一本书。但是,他们都学到了许多东西。

吉吉打鼓咚咚咚咚,磨磨打鼓咚—咚---咚----咚。吉吉敲三角铁叮叮叮叮,磨磨敲三角铁叮----叮----叮-----叮。这样的音乐不合拍,吉吉和磨磨都不喜欢听。

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吉吉和磨磨知道了,这样合奏起来真好听!

从此以后,吉吉和磨磨学会了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情。他们一起参加“两人三脚”的赛跑。一、二,一、二,吉吉跑得稍微快一点,磨磨跑得稍微慢一点,他们还得了第一名!

吉吉很快,磨磨很慢,可是,吉吉和磨磨是很好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现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经过。

2、学习词语“闷”“孤独”,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知道通过问路的方法找到目的地,体验其快乐。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问路》教学挂图。

2、鼠先生、鼠小姐以及青蛙、公鸡、狗熊和狮子的动物头饰若干。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阅读学习资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二、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鼠先生找鼠小姐的经过。

提问:

鼠先生和鼠小姐在路上碰见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鼠先生迷路了,他都来到谁的家?他是怎样问路的?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词语“闷”“孤独”,并尝试生动展示角色对话。

1、引导幼儿说出:鼠先生问了几次路?遇见了谁?是怎么说的?

2、请幼儿说说对故事中“闷”“孤独”词语的理解,教师加以引导。

3、引导幼儿尝试角色对话。

四、请幼儿扮演角色,学说角色对话,体验通过问路找到目的'地的快乐。

1、请幼儿6人为一组,协商分配角色。两名幼儿分别扮演鼠先生和鼠小姐,其他幼儿扮演青蛙、公鸡、狗熊和狮子。

2、启发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商讨、画好问路的行进路线。

3、鼓励幼儿学说角色对话,大胆表演。

五、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迷路了,我会用哪些方法找到家人。

教学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小百科:问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事,当某人不明白如何到达某地的时候,并且遇到愿意回答的人时,就会出现问路的情况。问路是在身处一个新的环境,不明目前所处的位置,或不知道目的地的所在,不了解要如何到达目的地时,通常采取向当地知情人询问来得到有用信息的方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梦境的奇妙与快乐。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它们会发生件什么事?谁来猜猜。(用完整话告诉大家。)小朋友是这么想的,今天黄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个故事《大海奇遇记》,仔细听它们究竟发生了件什么事?

2.分三段欣赏故事。

故事《大海奇遇记》:

乐乐最爱到海边玩了,尤其喜欢和爸爸妈妈人边牵着手到沙滩上踩水花,还喜欢在沙滩上盖沙堡、捡贝壳和玩寻宝游戏。

这天傍晚,乐乐在海滩上玩的正高兴,突然看到有个东西摇摇晃晃地爬上块大石头,原来是只小螃蟹。

当乐乐靠近小螃蟹的时候,它好像很紧张、害怕,拼命挥舞大螯,好像在说:“别靠近我?”乐乐觉得小螃蟹的动作很有趣,决定把它带回家,可以天天看着它。

提问:(教师出示故事图片1和2,讲故事1至3段)

(1)乐乐喜欢在沙滩上干什么?(尤其喜欢和爸爸妈妈人边牵着手到沙滩上踩水花,还喜欢在沙滩上盖沙堡、捡贝壳和玩寻宝游戏。)

(2)乐乐在海边他发现了什么?

(3)乐乐把小螃蟹带回了哪?

乐乐很喜欢小螃蟹,连上床睡觉都把它放在身边。

睡着的`乐乐突然听到阵阵水声,还觉得全身冰冰凉凉!他发现整个房间都是海水,玩具和家具都在水里飘来飘去!

小螃蟹边游泳,边慢慢靠近。想用大螯和乐乐牵手。乐乐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只螃蟹了。

小螃蟹带着乐乐坐在拖鞋船上,在水里快速的游动,还有蓝色大鱼陪着他们起玩。

乐乐对小螃蟹说:“原来住在海水里这么快乐。”小螃蟹挥着手很开心。

有条大鱼撞歪了拖鞋船,把乐乐吓醒了。他看到房间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海水、没有大鱼,而小螃蟹动也不动地趴着。

提问:(教师讲述故事图片3至4)

(1)当乐乐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件什么事情?(做了个梦)

(2)乐乐梦见了什么?(梦见自己变成螃蟹、整个房间都是海水,玩具和家具在水里飘来飘去……)。

(3)梦里乐乐对螃蟹说了些什么?(原来住在海水里这么快乐。)

(4)乐乐被吓醒后发现他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海水、没有大鱼,而小螃蟹动也不动地趴着。)

(5)乐乐看见小螃蟹动不动地趴着,他会怎么做呢?谁来猜猜。(我们来听听乐乐是怎么做的?)第二天,乐乐请爸爸妈妈带他到海边,把小螃蟹送回了沙滩。小螃蟹举起大螯挥挥,像是在和乐乐说再见,然后迅速地钻进沙子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某老师结婚了,孩子们为某老师举行了富有孩子童真朴素的婚礼。不久,某老师有了小宝宝,身体的反应很大,孩子很好奇,于是就有了学习主题“我的身体"——身体里的声音、身体里有什么、身体哪些地方会动等。

孩子奇怪:宝宝在某老师的肚子里干什么?某老师怎么没有应老师有,会很累的样子?于是就有了这次活动。

内容与要求

了解出生的秘密,知道妈妈的辛苦,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正怀孕7个月的老师。

2、有关小生命孕育产生的影像。

3、一些有关小生命孕育的图书和图片。

过程与指导

一、看看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了

老师:某老师和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你们发现她和我们哪里不一样了?

幼儿:她越来越胖了……不是的,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了……

幼儿:是啊,她肚子里的小宝宝越来越大了。 幼儿:她走路很慢的,这样子,很不方便的样子。

老师:怎么会的呢?

幼儿:小宝宝在里面很重的。

幼儿:她蹲下来是这样的,因为,这样是为了保护小宝宝。

幼儿:某老师从来不跳的、不奔的,因为小宝宝会受不了的。

幼儿:某老师有时候会呕的,大概是东西不好吃吧……不是的,是小宝宝在里面动,某老师难过了。

幼儿:某老师吃东西很多的,有一次,她吃了许多面包和肉……是啊,小宝宝也要吃的,所以才吃得多的。

幼儿:某老师的衣服不一样了,很大的。

老师:这叫孕妇衫。是啊,自从某老师有了小宝宝之后,她的身体和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这都是因为她的肚子里多了一个小宝宝。

二、讨论肚子里的宝宝的事情

老师:对肚子里面的'宝宝,你们一定有许多问题吧。那么,有什么问题呢?说出来听听。

幼儿:小宝宝是怎么长大的?

幼儿:他在妈妈肚子里有一根带子。

老师:这根带子叫脐带。(出示图片或看影像)

幼儿(边看边问):A:宝宝吃的是饭吗?B:不是的,是营养。C:某老师吃下的是饭,宝宝就吸收某老师身体里的营养。

男幼儿:我们男人怎么不会生宝宝,你们女的会生宝宝?(孩子们都一片茫然)

某老师:这是因为我们女人的身体里有一张小床。

幼儿:小床是怎么放进去的?是木头的还是铁的?

老师:这是因为我们女人的身体里有一个可以给孩子生长的宫殿,叫子宫(指示图片)。

幼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看得见东西吗?听得见声音吗? 宝看得见吗?

幼儿:看不见的,像摸黑一样。

某老师:他在四个月的时候,我对他说话,他就会动了。所以,我还给他听音乐的。

幼儿:宝宝有大便、小便吗?

老师:(出示图片)书上说宝宝是有小便的。

幼儿:是啊,他喝了某老师的营养水,当然有小便啦。

幼儿:那大便有吗?

幼儿:没有的。

幼儿:应该有的,我们都有的。

老师:我们的大便是怎么才会有的?(孩子沉默)老师指着模型:这件事我们明天再研究。

幼儿:为什么妈妈生了孩子之后,’肚子上都会有疤呢?

老师:你们的妈妈都有疤吗?

幼儿:我没注意过。

幼儿:你有吗?生过孩子的才有。

老师:我已经生过孩子了。可是我没有。

幼儿:给我们看看。(给这个孩子看)真的没有的。怎么有的妈妈有,有的妈妈没有?

老师:这件事,你去问问妈妈吧。明天来告诉大家。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干吗?

幼儿:是啊,他大概在做什么事?

幼儿:他不会动的。

某老师:不,他动得可厉害了。

老师:(把一个上了发条的闹钟放在某老师的肚子上)你们看。某老师的肚子的表面有小宝宝动的。

幼儿:小宝宝会动的。他在里面干吗呢? 宝看得见吗?

幼儿:看不见的,像摸黑一样。

某老师:他在四个月的时候,我对他说话,他就会动了。所以,我还给他听音乐的。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造房子需要哪些劳动者。

2、对各种工种建筑者的劳动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增进对劳动者的情感。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鸭形象、故事图片、操作材料(易拉罐和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小鸭形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小鸭加加。加加的房子旁有一片空地,一台大挖土机开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会有谁来住》。

二、分段讲述,了解各种工种。

1、讲述故事前半段。是谁造了新房子。

——提问:这么多人来帮忙造房子,谁是第一个来帮忙的呢?怎么来的?是怎样帮忙造房子的呢?

——熊大叔在干什么?他是怎么砌砖墙的?用什么砌砖墙的?

——猴大叔在干什么?用什么做的?

——狗大叔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装电线?

——哇,房子造好了,都有哪些工人又是怎样来帮忙造房子的`?

教师小结:这些造房子的工人,我们叫他们建筑工人。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还有谁来帮忙。

房子造好了,还不能住,还有人说要来帮忙,会是谁呢?来干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听。

——又有谁来帮忙了?

——青蛙大叔在干什么?狐狸大叔来干什么?

——这座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呀?

小结:原来房子造好了,还不能住,还需要花匠来帮忙种花草搞绿化、还要请搬家工人来帮忙把要用的东西搬到新房子里,才能住新家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梳理知识。

——我们把故事连起来听一听,特别要听清楚他们是怎么造房子的。会讲的小朋友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

——小结:原来要住进新房子需要司机、瓦工、电工、木工、花匠、搬家工这么多人的共同劳动,特别是造房子的建筑工人,少了谁也不行。这些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啊!

四、经验迁移,操作游戏。

我们也来当建筑工人造新房子,好不好?

1、分配任务,提出要求。

2、幼儿操作游戏。

结束:房子造好了,小动物们说谢谢你们为他们造了这么多漂亮的房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刚好是主题《小鬼显身手》中的一个活动,上一次在我们幼儿园刚好开展了此主题的杭州市幼儿园“主题教学研修月”展示活动。我就参考老师的设计开展了此次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心里还在嘀咕造房子这件事情离我们幼儿的生活比较远,幼儿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学习起来是不是会没有兴趣呢?但是通过活动后发现幼儿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的。由于幼儿活动材料中没有挂图,就自己动手画了故事的简笔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了结合动静交替的原则,在活动的最后请幼儿两两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来选择材料进行搭搭乐活动,比比谁搭的房子最高最结实。活动的总体效果还不错,但是如果自己能再多准备一张青蛙大叔种花草和狐狸司机帮忙搬家的简笔图片那就更好了。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2、通过学习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蜗牛、近处是小河、远处是山岗。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后提问:

1、蜗牛住在哪里?它住的舒服吗?

2、它听到蜻蜓和蚂蚁説小土岗是个好地方,它是怎么想的?(引导幼儿进行讲述,并让幼儿猜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

3、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样?蜗牛怎么説的?(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光会晒着我的)

4、蝴蝶、青蛙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样?蜗牛是怎么对它们説的?引导幼儿分别説説它们之间的对话。

二、讨论:

1、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割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呢?

2、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过太阳晒、割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小朋友遇到这些困难还是能按时上幼儿园,而蜗牛遇到这些困难就不肯搬家呢?

三、引导幼儿学做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蜗牛搬家是中班《勇敢的我》主题活动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中小蜗牛因为怕这怕那犹豫不决最后搬家没有成功。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知道小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只不开心的'蜗牛进行导入,蜗牛开心吗?引导幼儿关注蜗牛的表情,知道蜗牛很不开心,带着蜗牛为什么会不开心这样的问题进入故事倾听。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三个环节进行的。第一个环节是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第一段,了解蜗牛为什么搬家。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幼儿认为蜗牛住在石缝里是很舒服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没有理解“日晒之苦”这个词的意思。幼儿结合天气情况、亲身感受,能够理解“风吹”,冷,不舒服。但他们认为“日晒”,暖和,是舒服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想一想,我们观察过蜗牛,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生活。然后再让幼儿回忆,夏天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喜欢凉快的地方玩,不愿在太阳底下游戏,知道太阳晒,热,不舒服。第二个环节重点是让幼儿学说蜗牛与蜜蜂、蝴蝶、青蛙之间的对话,感知三个小动物帮助蜗牛搬家,但蜗牛都找出种种原因(害怕困难)没有搬。问题出在蜗牛与青蛙的对话上,“天潮地滑,小土岗的斜坡爬起来很吃力。”这句话幼儿说起来很绕口,我忽视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为此我降低难度,把这句话改为“下雨了,小土岗的斜坡太滑,会摔着我。”幼儿结合亲身经历,知道路滑,容易栽跟头,易理解,说起来也简单多了。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蜗牛并结合生活实际,用抛出问题进行讨论来学习,当我提问“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天气不好放弃搬家吗”,发现幼儿一下没反应过来,我立即意识到是我的问题幼儿不理解,“放弃”一词对这些孩子来说很陌生,于是我立即调整为“如果你是小蜗牛,朋友们来帮你搬家,你搬不搬?”马上就有幼儿说:我会搬!我一定搬!不管刮风下雨我一定搬!当我问及幼儿:你平时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你有没有因为天气不好不上幼儿园呢?幼儿回答都说会上幼儿园,让幼儿明白蜗牛没搬成家是因为害怕困难,从而教育幼儿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难的好孩子,并萌发战胜困难的勇气。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