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西文学 > 散文 > 短篇散文 > 正文

春之朝山沐野

作者: 陶翠霞2024/01/12短篇散文

在和煦晴朗的好天气,当我一脚踏进朝山木屋叠墅时,原始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蓝天、溪流、鸟鸣,还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及清爽,喧嚣便远离,疲劳便被忘却。远处积雪如故的九华山脉清晰映入眼帘。

朝山,顾名思义是朝拜佛道之地,位于青阳西部,九华山西麓。山林稠密茂盛,翠竹绿意婆娑,朝圣古道隐入其中。木屋依山势而筑,屋前坡地绿草茵茵。溪水潺潺,清流从覆盖青苔的岩隙沟壑处汩汩流出,在低洼处汇成一汪清潭,周围被古树环绕,潭水翡翠绿。沿着潭边,供人休息赏景的大伞一字排开,藤桌藤椅摆放有序,草在桌下生长,小鸟立在丫枝上欢鸣,生动有趣。在朝山可观九华山睡佛,九华连绵起伏的山峰经过禅意日日夜夜地洗礼和升华,长成睡佛的模样,神乎其技,伟哉自然!"朝山观睡佛,自在沐野中",我想,朝山沐野让久居城市的人们,身心沐浴大自然之中,卸下生活的重负,缓解紧张情绪,尽享宁静之美。

在时间的长河里,朝山因李白被点亮。李白经历官场失意,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前后在江南一带游历,寄情山水。受时任青阳县令韦仲堪的邀请,游览九华山,作诗送友:"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青阳县志》记载,这首改九子山为九华山的著名诗篇便是李白在朝山所作。山青、水媚、鸟鸣和禅意,使诗人想"于此卧云松".想必,朝山沐野熨平了诗人内心的沟沟壑壑,心情也好了起来。

行走朝山,空气里弥漫着新鲜的地气,踩着覆盖落叶的松软地面,春风私语耳畔,捡一截树枝把玩于手中,心中涌动着奇妙的原始野趣。鸟鸣和溪水声几乎伴随我们一路。在不宽的溪流处,同伴发现水底噌噌冒出的野芹菜,娇嫩水灵,约莫五寸,我们也等不及它们长高,连根擢起作为盘中餐。"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我的心里不禁升起几缕古意。遥望白云生处人家,轻扣柴扉,或许能邂逅一位布衣山翁。

遐想中,我的目光被树木掩映的小屋吸引。池水之间,卵石小径,流泉飞瀑,竹篱丛花,小屋别院被点染得恰到好处。海拔520米观睡佛露天平台,筑于小屋附近。远眺九华睡佛,近观如画山水。心想,生活在一个赏心悦目的地方真是幸福。见到朱师傅时,他刚修理完屋顶烟囱,好像是从灰堆里钻出来的,灰头土脸,鼻子、眼睛都分不清楚,头戴白色鸭舌帽,笑着露出一口还算白的牙齿。见到我们,搓搓满是灰的手,似乎看出我们的疑惑,开玩笑地说:"身体要接地气才健康。"朱师傅已经七十有八,腰板挺直,动作利索,心态年轻,对生活充满热情。院门两侧自撰的对联"园亭圃华木蔬果香,墙坝林樟桂银杉行",从中可以读出他的心境和情感。他更像个造型艺术家,将一垄垄菜地、一片片果林,打理得细致齐整。树枝上、廊亭内悬挂一个个红灯笼、中国结,在春风中摇曳。院内六角亭,名"静心亭".他说,闲暇时间坐下喝杯茶,赏风景,让心静下来,心静是一种修行。朱师傅曾经是老师,退休后归园田居,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朴生活。朝山沐野于朱师傅而言,修炼了心境,体悟了禅韵,更加深了对人生的理解。

在观景台,极目远眺,九华睡佛一派安详。

夜幕降临,天空星星闪烁,延伸我非常美好的回忆,仿佛回到小时候,数星星看月亮的快乐时光。宿木屋,山月为伴,林木为友。将生活缩到角隅,静听大地的呢喃、呼吸。观望星空,阅读天宇,让心安静,纷纷扰扰的世界显得非常遥远。

第二天早起,站在木屋廊道,放眼望去,太阳从一团雾霭中升起,仿佛要被那柔情与暖意融化掉。此时,我在朝山正好待了二十四小时。李白已远行,青山依旧在。哲学家说,时间只是现象;诗人说,生命只是感觉。那么,从时间上来讲,朝山沐野带给我的是新鲜的活力以及内心的安宁与平和。